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它所包含的五个分主题:城市与经济发展关系、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城乡互动关系、城市与高科技发展关系、城市与多元文化发展关系。要求更适宜居住的环境,更高质量的生活,这是人类新世纪的梦想。
材料二:
? 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而城市面临的种种挑战的发端,不论是拥挤、污染、犯罪还是冲突,根源都在于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的失谐,长期的失谐,必然导致城市生活质量的倒退乃至文明的倒退。
材料三:
?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
请结合相关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世博会大部分场馆选址在浦东新区建立,试分析其选址的优势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材料二图中“城市病”的表现及“病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甲乙两城市因交通拥挤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读“2005年甲、乙两城市交通状况及污染统计数据”资料图(图10),回答29-30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城市的交通和污染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的机动车总量比乙城市少
B.甲城市的道路网密度比乙城市大
C.甲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比乙城市严重
D.甲城市的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比乙城市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