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10月20日上午9:00,由中国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水利盛会——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隆重开幕。会议讨论问题皆在唤醒人们自觉呵护河流、关爱河流的意识,呼吁社会强化保护河流的措施,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相处,共存共生。
小题1:回答黄河流域被称为我国重要能源流域的主要原因?
小题2:黄河流域也是生态问题比较严重的区域,下游断流是其中之一,回答黄河下游春季容易出现断流的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
小题1:黄河上游多水能资源,刘家峡,李家峡等水站,水能资源丰富
黄河中游多煤炭资源,其中大同,西山等煤矿资源丰富
黄河下游多石油资源,例如 中原,胜利油田
小题2:黄河流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冬春季节降水少;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没有支流汇入;北方春季干燥风大,蒸发量大。
本题解析:考查流域的开发。
小题1:根据黄河所流经的省区回答。黄河的上中下游,分别有丰富的水能、煤炭和石油。
小题2: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加之气温回升快,风大,蒸发量大;下游为地上“悬河”,无支流注入。所以容易出现断流。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中国部分地区沿42°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下列植被类型后面填上相应的字母。
草原地带____________,森林草原地带____________,半荒漠地带____________,荒漠地带____________。
(2)图中自西向东,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载畜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草原荒漠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_______,影响荒漠化进程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____的变化。
(4)近年来,尤其是华北地区一带经常出现沙尘天气(浮沉、扬尘、沙尘暴),就是____________的一种表现。这给华北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5)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华北一带冬春季节,常遭风沙危害,____________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部,该地区的_____________是沙尘的主要来源。
(6)沙尘暴是环境恶化的征兆,它既是一种____________灾害,也是一种____________灾害。这种天气属____________天气系统。
(7)我国沙尘暴频繁的主要原因,从自然因素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人为因素看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最有效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D? B? A
(2)由低到高?由小到大
(3)人类活动?气候?年降水量
(4)荒漠化?交通、环境、生产和生活、人体健康等
(5)西北?东北?西北?荒漠化土地
(6)地质?气象?冷锋
(7)气候干燥,风力强劲?不合理垦殖、放牧,植被破坏严重
(8)退耕还林还草,规定合理的载畜量,植草种树,营造“三北”防护林,生物和工程固沙,健全法规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地形剖面图综合考查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土地荒漠化、沙尘暴天气发生的成因、分布、防治措施,综合性较强,且是发生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1)(2)题,中纬地区由沿海到内地,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降水递减,自然景观也有规律的变化,由森林草原、草原、半荒漠向荒漠过渡,生产力水平和载畜量也有规律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由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荒漠化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类活动,主要发生在降水量较少的西北地区。我国的东北、西北和华北一带冬春两季正值盛行冷锋天气,特别是快行冷锋。冷气团来自西北内陆的干旱地区,锋面过境时往往无降水,强劲的西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常出现沙尘天气,会对交通、环境、生产和生活、人体健康等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退耕还牧、退耕还草、降低载畜量、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制定法规、工程固沙、加强生态管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 18-19题。

小题1: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