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人口经济学家认为: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人口红利”时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以工作年龄人口占比65%为参考值,图示国家中最迟进入人口红利期的是2.依图示信息推断,未来20年人口老龄化最突显的国家将是
A.美国
B.日本
C.越南
D.印度
E.中国
F.美国
G.日本
H.印度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工作年龄人口占比65%以上出现的时间判断,最先进入人口红利的国家为日本,最迟进入人口红利的国家是印度。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根据图示日本最先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过后将带来的是人口老龄化,所以未来20年人口老龄化最突显的国家将是日本。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如图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阶段 I 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2.引起阶段II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E.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F.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
G.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H.轨道交通的发展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1.阶段 I表示城市规模的扩大,故反映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
2.阶段II反映人口由市区向乡村和小城镇地区转移,为逆城市化的反映。逆城市化的原因有:一是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而市中心地价高,环境污染严重,乡村和小城镇地区环境优美。二是乡村、小城镇地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市2010年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户籍人口相比,该市的流入人口2.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是
A.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小
B.老龄人口比重较大
C.女性人口比重较大
D.青少年人口比重较大
E.使该市人口死亡率上升
F.降低了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G.使该市就业总人口减少
H.使该市的环境压力增大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学生能够确定对地理统计图的判读,运用人口迁移基本的原理,从人口迁移的特征比较到影响分析,能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
1.图示信息的转换,与户籍人口相比,该市流入人口劳动力人口比重差异不大,老龄人口和青少年人口比重较小,这与流入人口 主要从事务工经商相符。女性人口比重较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轻型化有关。
2.流入人口的年龄构成以劳动力人口为主,因此将使该市自然增长率有所增加,但不会使死亡率上升,但人口总量的增加会使环境压力增大。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面,则该图可能表示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从北美到拉美
B.从亚洲到拉美
C.从非洲到西亚
D.从欧洲到亚洲
E.从湖南到广东
F.从河北到山东
G.从广东到北京
H.从湖北到重庆
I.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G.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甲地优美的环境
参考答案:1. C
2. A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
1.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经济欠发达国家迁往经济较发达国家。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民工的流动方向为从内陆省区流往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3.乙地工资待遇较低、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甲地优美的环境是人口迁移的“阻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示意1978-2008年我国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2.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A.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
C.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
D.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E.四川
F.贵州
G.安徽
H.浙江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分析能力。
1.读题干,理解人口迁移差额率的含义,读图观察,甲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差额率都在上升,因此,甲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乙城市人口迁移差额率下降,但仍为正数,所以仍然是迁入大于迁出;丙城市人口迁移差额率下降为负数,人口由净迁入转为净迁出;
2.丁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减缓,但机械增长加快,人口增长速度不一定减慢,应该代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份。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