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十)
A.引进了新的蔬菜品种,更适合在当地种植 B.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了蔬菜产量 C.减少温室大棚使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D.减少了化肥、农药投入,促进了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回答1—3题。 参考答案:1、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回答小题。 参考答案:1.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是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美国五大湖地区由于气候冷湿,土壤贫瘠,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而适宜牧草生长,饲料丰富,且该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市场广阔,适宜乳畜业发展,该地区的乳畜业发展属于栏饲养业,而不是依靠天然牧场放牧,D错误。
小题2:图示反映美国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即农业生产形成地区专门化生产。
小题3: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美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概况,结合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陕西、山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意图,Ⅰ表示以粮食为主的阶段,Ⅱ表示以发展林果业为主的阶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该区域继续按照Ⅰ阶段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可能造成的后果是2.该区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为达到这一目的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扩大农业用地
②提高土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③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发展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
④发展林果产品的综合加工业,增加附加值
A.黑土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B.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C.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D.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E.①②③
F.①③④
G.②③④
H.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Ⅰ阶段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发展粮食种植,容易造成植被破坏,形成水土流失,生态系统破坏,形成恶性循环。
2.两个阶段比较发现,该区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减少了粮食的种植,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了多样化的农业生产,增加了附加值,缓和了人地矛盾,实现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生产。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等值线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