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节日中,临河白昼最长的是:
A.国际劳动节
B.中国建军节
C.中国教师节
D.中国国庆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国际劳动节(5月1日)、中国建军节 (8月1日)、中国教师节 (10月1日)?中国国庆节(10月1日)这四天中,中国建军节 (8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离北回归线最近,所以在这天,临河白昼最长。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南极和北极都是地球上酷寒的地区,科学家在南极测到了-94.5℃的气温,而北极最低温度只有-71℃,南极是地球上当之无愧的寒极。据此回答下面问题。1.南、北两极最低气温出现差别的原因,正确的是
①两极的海陆热力性质不同? ②两极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 ③两极的海拔高度不同? ④两极的太阳高度不同2.下列有关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E.北美洲、欧洲北部和亚洲北部国家之间交通往来,若穿越北极地区,则直线距离最短
F.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具有相同的科学研究价值
G.北极地区具有南极地区所没有的煤、铁等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
H.北极地区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极强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南、北两极由于下垫面性状不一,故最低气温出现差别,同为极点,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同。
2.南、北两极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其科研价值也存在一定差异;南极地区富含煤、铁等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两极地区生态系统均较脆弱。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东京时间2008年6月14日8:43,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7.2级地震,震源位于地下15km处。日本气象厅此次在部分区域采用“紧急地震速报”系统,为各地居民赢得了数秒不等的避震时间,从而大大减轻了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该图实线为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下题
1.地震发生的当地地震台网通过“紧急地震速报系统”,为当地居民紧急避险赢得时间约为:2.地震发生时,当地在水中潜泳的人会感到:
A.1秒
B.4秒
C.8秒
D.12秒
E.左右摇晃
F.上下颠簸
G.先晃后颠
H.先颠后晃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1.根据纵波的传播速度快,横波的传播速度慢,两者到达地面的时间差为15÷(7.6-4.2)≈4.4s。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纵波能在固态、液态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所以水中潜泳的人会感到上下颠簸。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影响图中甲区域降水丰富的主要因素是2.图中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小于200毫米的主要原因是3.图示区域的国家,描述正确的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与风带
C.洋流与地形
D.人类活动
E.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
F.高原地形,海洋水汽难以影响
G.热带荒漠广布,植被稀少
H.高大山脉阻挡,西风难以深入
I.人口多密度大
G.煤炭资源丰富
以阿拉伯人为主
是北方国家
参考答案:1. B
2. A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甲地区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故降水丰富。影响因素是地形与风带。
2.图中大部分地区降水少主要是因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气流下沉难以形成降水;东北信风带控制时从大陆吹来的大陆风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所以图中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少。
3.图示国家为北非地区,人口主要为白种阿拉伯人。
考点:本题考查北非地区地理特征。
点评:本题以世界某区域降水量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北非地区地理特征。北非70%以上为阿拉伯人。阿拉伯文化与伊斯兰教为北非重要人文特征。本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且非洲大陆南窄北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范围大,干热面积广,东北信风从东部陆地吹来,不易形成降水,使北非更加干燥。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可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A.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地球外部圈层、生物圈、大气圈
D.岩石圈、地壳、上地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