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A.琼中受地形的影响降水较丰富 B.昌江的干燥度可能为1.30 C.该岛河流的流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D.该岛植被景观呈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琼中的干燥度为0.5<K<0.75,三亚的干燥度为1.00<K<1.25,故三亚大于琼中;海口的干燥度在0.75—1之间为湿润地区;东方的干燥度在1.25—1.5之间为半干旱地区;万宁的干燥度为0.75<K<1.00,说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小题2】昌江的干燥度在1.00—1.25之间,故B错;该岛河流的流由中间流向四周,故C错;该岛植被景观呈垂直地带差异,D错;琼中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多,故受地形的影响。
【小题3】文昌位于我国的海南岛,是我国纬度最低的省份,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增加发射的初速度,有利于火箭的发射;濒临海洋,海运便利,有利于大型设备运输;周围环海,有利火箭残骸落入大海;由图可知,文昌的干燥度在0.75—1之间,故为湿润地区。
考点:该题考查海南干燥度及卫星发射基地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东南非洲部分国家示意图
材料二: 卢萨卡(气象站位置:15.3°S,28.4°E,海拔1154米)与马普托(气象站位置:25.9°S,32.6°E,海拔44米)气候资料表
(1)图示区域地势特点是 。(2分)
(2)赞比西河是非洲第二大河,支流众多,但南北两岸支流不对称发育,支流多分布在
岸(南或北), a河与b河流均为赞比西河的支流,流量较为平稳的是 河。试分析马拉维湖对b河的水文特征产生了什么影响? (6分)
(3)马普托纬度高于卢萨卡,但年均温却相对较高,根据材料二,试分析马普托年均温高于卢萨卡的原因。(4分)
(4)图示区域海岸线较为平直,这对当地气候有何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西高东低(2分)
(2)北 b 流量稳定,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减小(6分)
(3)马普托海拔低气温高;马普托位于沿海受沿岸暖流影响明显;(4分)
(4)不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信风带来的印度洋水汽对非洲东南部影响范围较小),降水偏少;气温的年较差增大,气候的大陆性增强;(4分,从降水、气温两方面分析)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图示区地势西高东低。
(2)读图可以看到,支流多分布在北岸。受马拉维湖调节作用影响,b河流量稳定,季节变化小,流水侵蚀作用弱,河流含沙量减小。
(3)卢萨卡位于东非高原上,海拔较高,马普托位于沿海,海拔低,受沿岸暖流影响明显,所以气温较高。
(4)海岸线平直,不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信风带来的印度洋水汽对非洲东南部影响范围较小,降水偏少。海岸平直,受海洋影响小,气温的年较差增大,气候的大陆性增强。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及原因,河流水文特征,海陆轮廓对气候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左图某区域小比例尺等温线分布图,回答:
1.若a>b,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图中所示为2.若a<b,且阴影部分为海洋,则此时
A.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B.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
C.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D.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
E.圣地亚哥正值雨季
F.赞比亚草原一片葱绿
G.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H.塔斯马尼亚岛正值隆冬季节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若a>b,则越往北气温越高,故判断图示位于南半球,阴影部分为陆地,则陆地上等温线“凸高为低”,即陆地气温较同纬度的海洋低,故判断此时为当地的冬季,南半球冬季为7月份。
2.若a<b,则越往北气温越高,故判断图示位于北半球,阴影部分为海洋,则海洋上等温线“凸低为高”,即海洋气温较同纬度的陆地高,故判断为当地的冬季,北半球冬季为1月份,圣地亚哥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A错误;赞比亚位于南半球,此时为夏季,故热带草原地区夏季高温多雨,草木茂盛, B项正确;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C错误;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南半球,此时为夏季,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等温线的综合判读和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南北半球的等温线分布的基本差异和等温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原理的基本应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结合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安吉白茶茶园早春气温垂直分布特征明显, 茶园昼夜温差大, 逆温天气频繁出现, 凌晨 5: 00 左右逆温最强, 风扇高度与茶园冠层的温差达到了 4℃; 霜冻天气来临时, 防霜风扇(左图)对茶园增温效果明显,能有效预防消除茶园霜冻害. “为茶园某时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右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风扇的作用原理正确的是( )
①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 ②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
③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对流运动程度 ④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削弱上层冷空气下沉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小题2】“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 )
A.9-10米
B.7-8米
C.6-7米
D.4米以下
【小题3】若下图中“冠层高度”指防霜风扇影响范围内茶园冠层,“对照”指防霜风扇影响范围外的茶园冠层。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冠层高度”有霜冻
B.“对照”没有霜冻
C.“冠层高度”与“对照”最大温差2℃以上
D.6.5米高度的温度始终高于3.5米高度的温度.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左图可知防霜风扇的高度高于茶园冠层的高度;由右图可知通常情况下在4—8米之间有逆温层存在,上部气温高,位置较低处气温低,所以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而且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削弱逆温层以上上层冷空气下沉,从而使茶树减轻或免受霜冻影响,故选项B正确。
【小题2】由右图可知通常情况下在4—8米之间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升高,有逆温层存在,安装在7-8米之间有利于将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使茶树减轻或免受霜冻影响,故选项B正确。
【小题3】仔细读图,注意图中不同高度防霜折线的图例差异及折线的温度变化范围。一般情况下温度在0℃及其以下发生霜冻,由下图可知“冠层高度”折线基本没有霜冻;“对照”在1:00到7:00之间有霜冻;6.5米高度的温度在6:00到7:00之间低于3.5米高度的温度;“冠层高度”与“对照”最大温差达5℃左右,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太阳对地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