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资源开发 B.交通 C.自然要素 D.宗教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A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小题1:根据材料可知,辽宁省在清王朝时期,禁止大规模开垦,是导致其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
小题1:辽宁省具有丰富的煤、铁等资源。清王朝灭亡后,随着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发展,辽宁省的经济和城市发展非常迅速。
小题1:根据上面两题,可以看出城市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蛇年春节期间,城乡交通状况来了个大反转:车流、人流密集涌向乡间,由于乡村路况差、路面窄,一时出现了如城市的堵车现象。由“城堵”变“乡堵”的原因不可能是
A.进城务工经商人员收入增长、生活改善,成为有车一族
B.城乡道路设施的差距非常明显
C.大城市发展过慢,小城镇发展过快
D.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脚步亟待加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乡堵”的原因是一是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乡村车辆增多;二是乡村城镇化发展缓慢,道路等交通设施落后。选项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能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阅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贵州省城市及矿产分布图
材料二?贵州某地某年的部分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
| 能源消费构成(%) | 产业结构(%) | 工业结构(%) | |||
| 煤炭 | 47.8 | 第一产业 | 17.8 | 轻工业 | 8.4 |
| 石油 | 23.9 | 第二产业 | 56.8 | 重工业 | 91.6 |
| 天然气 | 14.1 | 第三产业 | 25.4 | ? | ? |
| 水电、风电 | 14.2 | ? | ? | ? | ? |
参考答案:
(1)城市主要分布于河流、交通线沿线及矿产资源丰富地区;中部多,南部、北部较少。(4分)
(2)有利:靠近煤矿、水电站,能源充足;有色金属资源丰富;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答对2点即可得4分)不利:易导致大气环境污染,产生酸雨;资源的开采易引起水土流失。(4分)
(3)提高水电、风能等清洁能源比重;大力发展能耗少的第三产业;重工业比重大,大力发展能耗少、附加值高的高技术工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4分)
新区规划与建设应融入自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协调布局各功能区;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使用清洁能源;采用先进技术,推行清洁生产;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4分)
本题解析:
(1)从图中城市的空间位置去描述城市分布的特点。
(2)联系影响有色冶金工业的因素去评价,从有利条件分析,该地靠近煤矿、水电站,能源充足;临近有多种有色金属矿产地,资源丰富;临近河流,可以提供充足水源;该地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从不利条件分析,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会污染大气,且产生酸雨;该地地势起伏大,降水多,所以资源的开采会引起水土流失。
(3)从表中数据分析,该地能源消费构成中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所占比重较小,产业结构中以能耗大的第二产业为主,工业结构中以能耗大的重工业为主,因此,采取的主要措施应提高水电、风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所占比重;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能耗少的第三产业;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能耗少、附加值高的高技术工业。建设“生态化”贵安新区,主要是减少对环境污染和破坏,因此,要从该目的去提出合理化建议,主要包括:新区规划与建设应融入自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协调布局各功能区,减少交叉污染;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使用清洁能源,采用先进技术,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