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A.a地所处地形区内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B.b地所处地形区为我国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C.c地所处地形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D.d地所处地形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春旱 |
2、单选题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存在很大差别。据此完成(1)--(5)题。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2)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在发展经济进行国土整治工作中,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是(? )
①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②合理进行排灌,防止土壤的盐碱化? ③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兴修水利,克服旱涝灾害? ④改良盐碱地、涝洼、沙荒地,使黄土地变成黑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耕作制度的形成条件是(? )
A.生长期长,雨热同期? B.平原广大,适于机耕
C.土壤比较肥沃? D.冬季风不能到达
(4)秦岭—淮河是我国(? )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产区的界线
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C.棉花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界线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5)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全年都可生长农作物,主要原因是(? )
A.1月平均气温>0 °C? B.7月平均气温≥25 ℃
C.湿润地区水分有余?D植被均为常绿阔叶林
3、综合题 中国局部地图,完成:(10分)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均填字母)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西侧的地形单元为?。
(3)①在?省境内;④在?省(简称)境内。
(4)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
4、综合题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图所示的是我国?地区;乙图所示的是我国?平原地区。
(2)从地理环境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地区 | 气候类型 | 土壤类型 | 耕地类型 | 矿产资源 |
甲 | ? | ? | ? | ? |
乙 | ? | ? | ? | ?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生产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