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A.水土流失 B.火山喷发 C.全球变暖 D.土壤盐碱化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类型和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6示意我国某地景观。读图,完成第11、12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图中①为背斜成山;②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③处平原是流水沉积地貌;④岩层倾斜是内力作用的结果。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山区生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所以该山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可能为福建武夷山。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如图)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重熔再生
B.②──外力作用
C.③──冷却凝固
D.④──变质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背面主景图案,回答小题。
小题1:该版面的景观是
A.黄土高原
B.桂林山水
C.戈壁荒漠
D.长白山天池
小题2: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小题3:形成这种地貌的岩石非常重要,它们的岩石一般为
A.石灰岩
B.花岗岩
C.变质岩
D.岩浆岩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图为桂林山水,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漓江水清澈秀丽,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桂林“四绝”。其地貌为喀斯特地貌。
小题2: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流水溶蚀作用。
小题3: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对应的岩石多为沉积岩,特别是石灰岩广布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比较典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此题需明确喀斯特地貌是在一定的大气、气候和生物条件下,水对岩石的溶蚀、侵蚀及淀积沉淀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大气、生物、岩石的相互作用。桂林山水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知识小结】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1.岩石条件:石灰岩广布,并且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都很好。地形条件:东面、北面和西面都是山地,中间地势低平。
2.气候条件:位于我国的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丰沛。生物条件:本地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生物生长,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质的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3.水文条件:气候上该地降水丰富,地形上三面环山,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比较丰富。
4.水对可溶性岩石间的化学反应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速,所以我国南方尤其是亚热带地区的溶蚀速度比北方快;再加上南方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生物化学作用较强,土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温带要高几倍,经土壤进入水中的二氧化碳就多。所以喀斯特地貌典型。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名称(4分)
A ,B ,C ,E 。
(2)下图为山前形成的洪积一冲积平原示意图,请结合图中信息分析该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答出3点即可)
参考答案:
(1)岩浆 变质岩 (侵入型)岩浆岩 沉积岩(4分)
(2)山区,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的砾石和泥沙;当水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变缓,河道边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物质在山麓地带堆积,形成冲(洪)积扇;形成冲(洪)积扇不断扩大彼此结合,形成广阔的洪积-冲积平原。(每点2分)
本题解析:
(1)图中A喷出地表后形成D,说明A为岩浆、D为喷出型岩浆岩;C由岩浆侵入岩石圈内部所形成,为侵入型岩浆岩;B靠近岩浆,受高温作用影响而形成变质岩;E由沉积物所形成,为沉积岩。
(2)洪积-冲积平原的形成是流水搬运、沉积作用的共同结果。在山区,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的砾石和泥沙;当水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变缓,河道边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物质在山麓地带堆积,形成冲(洪)积扇;形成冲(洪)积扇不断扩大、彼此结合,形成广阔的洪积-冲积平原。
考点:地质作用及其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人口增长与人口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