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宇宙中的地球》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十)
A.地表 B.地壳 C.地幔上部 D.地幔下部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冬季日本盛行西北风,②在日本海沿岸,是冬季风迎风坡,降水多,②洋流是日本暖流分支,对沿岸增温增湿,促进降水;①是日本暖流,在冬季风背风坡,降水少,对冬季降水影响小;③是沿岸流寒流,④是千岛寒流,对沿岸减湿减湿,不能增加降水。选B正确。
【小题2】火山是地下岩浆沿地壳薄弱的地方涌出地表的现象;地下的岩浆是存在于上地幔的顶部的软流层,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洋流影响及地球内部圈层。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地壳结构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①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 ②上层含镁铁成分较多,下层含硅铝层成分较多③硅镁层厚薄不均,且连续分布 ④硅铝层厚薄不均,且不连续分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结构。组合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大陆地壳较厚,而大洋地壳较薄,①错误;地壳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②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小题。
1.关于图中E、F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2.岩石圈包括
A.E通过固体、液体传播,F的传播只能通过固体
B.E传到莫霍面时,波速突然下降
C.E和F传到①时波速明显减小
D.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①、②
E.①顶部
F.②的全部
G.①的全部和②顶部
H.③外部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F的波速较E快,故判断F为纵波,E为横波,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A错误;结合图示①②之间即为莫霍界面,纵波、横波经过莫霍界面时,波速都明显上升,BC错误。图示在①②区域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反映地壳和地幔都是固体,D正确。
2.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的变化和地球内部结构划分。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纵波和横波的传播特征,并结合图示地震波在地下垂直方向上的传播速度的变化和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基本特征即可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面;该面以上C代表___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__。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____。F面的名称是________。
(4)C层的平均厚度为________千米。
参考答案:
(1)横 纵
(2)莫霍 地壳 地幔
(3)消失 古登堡面
(4)17
本题解析: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在古登堡面附近消失,表示横波,B可以穿过各圈层各种介质,表示 纵波。
(2)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分析,D表示莫霍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地壳,该面以下E代表地幔。
(3)图中F处,地震波A迅速减小,到完全消失,F面的名称是古登堡面。
(4)C层是地壳,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
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震波的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10°N上空俯视图,图示区域为夜半球的全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日期前后2.若图中P点日出时,北京时间为14:00,则3.若图示日期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则此时
A.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B.10°S上昼夜等长
C.P、Q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D.10°N上较10°S上正午太阳高度大
E.图示时刻,全球1/2范围为新的一天
F.流经0点附近海域的洋流季节变化明显了
G.Q点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
H.R、T两点经度数值之差为60°
I.我国华北平原正值收小麦时期
G.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正忙于剪羊毛
巴西高原草木逐渐枯黄
我国东北地区晴朗的夜晚可能出现霜冻
参考答案:1. C
2. B
3.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图为10°N上空俯视图,所以O点为10°N,图示区域为夜半球的全部,所以太阳直射点位于10°S,所以北半球昼短夜长,A选项错误;B选项赤道昼夜等长,10°S昼长于夜,所以B错误;C选项因为P、Q位于同纬度赤道上,所以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C正确;10°S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所以D选项错误,本题选择C。回答本题可以用排除法。
2.P、Q两点位于赤道,所以P点日出地方时为6:00,根据北京的地方时为14:00计算P点经度为0°,O点经度为90°E,O点附近的大洋为被印度洋,以季风洋流为主,所以B选项正确;根据计算新的一天范围为18个小时大于1/2的范围,故A错误;Q点经度为180°附近为海洋,所以C错误;R、T两点所在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两者经度相差180度,所以D选项错误。本题难度较大,需要区域定位再进行分析。
3.图示日期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表示节气向冬至靠近。A选项华北平原正值收小麦时期(北半球夏季);B选项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正忙于剪羊毛(南半球冬季);C选项巴西高原草木逐渐枯黄(太阳直射点向北移);D选项东北地区晴朗的夜晚可能出现霜冻(北半球秋冬季节),所以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