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十)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做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黑龙江和吉林省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它们所在的东北平原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土壤肥沃;另外,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粮食消费量相对较少,所以商品率高。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劣势是热量不足,所以①错误。
小题2:浙江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发生改变,粮食播种面积下降。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上海郊区的乳畜业?②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③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④新疆吐鲁番盆地瓜果生产
A.①市场 ②热量③水源④光照
B.①市场②地形③水源④光照
C.①市场 ②土壤③国家政策 ④光照
D.①市场②热量 ③水源④国家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上海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为乳畜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华南地区热量丰富,可以种植双季稻;宁夏平原位于干旱半干旱区,水源是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所以在有水源的地方可以发展农业,水源是主导因素;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是由于光照强,利用糖分积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能抓住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主导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各土地类型中面积减少的有(?)
①未利用土地?②建设用地?③水域?④草地?⑤林地?⑥耕地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④⑤⑥
小题2:造成西辽河流域草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建设
B.过度放牧
C.过度垦殖
D.退草还林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直接根据图示土地利用类型中数量变化为负值,即表示面积减少,故①③④符合。
小题2:直接根据图示信息,草地面积减少,而耕地面积大量扩大,故判断其草地缩小的原因主要是过度开垦。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并能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判断主要的人类活动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