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B.日照时间逐渐变短 C.冷暖气团交替影响 D.处于低压槽的两侧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图示地区气温不低于0℃,应处于亚热带地区。B正确。
【小题2】在25日到27日之间,当地出现阴雨天气,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逆辐射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共同影响,气温日较差较小。A正确。
考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40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R所对应的地面上的风向是2.P地和Q地对应的地面
上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南风
B.东南风
C.北风
D.西北风
E.两地皆为阴雨天气
F.两地皆为晴朗天气
G.P对应地为晴朗天气,Q对应地为阴雨天气
H.P对应地为阴雨天气,Q对应地为晴朗天气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高空P、Q分别为低压和高压中心,其对应的近地面分别为高压和低压中心,所以R对应的地面上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在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为西北风。
2.高空P、Q分别为低压和高压中心,其对应的近地面分别为高压和低压中心,所以P对应近地面大气下沉、以晴朗天气为主;Q对应近地面大气上升,可形成阴雨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P、Q、M、N为世界四个不同区域的年降水量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A.P
B.Q
C.M
D.N
【小题2】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当地实际的是
A.P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
B.Q地区旱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退耕还林还草还湿
D.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建立自然保护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P地位于热带,年降水量为200mm左右,为热带沙漠气候,不适宜农业发展;Q地位于亚热带,年降水量为1000mm左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农业发展,该气候区的平原地区一般不发展畜牧业;M地位于暖温带,年降水量为400mm,为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大陆性气候,介于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之间,适宜农牧业结合发展;N地位于中温带,年降水量为800mm左右,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或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前者适宜畜牧业发展,后者适宜农业发展。
【小题2】从上题分析可知,P地气候干旱,一般不易发生水土流失;Q地降水季节变化大,旱涝灾害严重,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M地位于暖温带,且降水较少,湿地面积小;N地为湿润地区,一般不易发生土地荒漠化。
考点: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区域生态问题和对策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冻雨是大气中过冷却水滴降落过程中,与温度低于0oC的物体相遇发生冻结的一种降水。下图示意贵州某山区等温面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①地相比,③地
A.气温更高
B.气压更低
C.光照更强
D.风力更弱
【小题2 】图示时刻正发生冻雨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仅从地形考虑,当冻雨发生时,图中四地冻雨持续时间较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区位于贵州,根据指向标,③地位于阴面,气温不会更高,A错。气温可能低,气压应更高,B错。阴坡的光照差,C错。与①地相比,图中③地的等温线稀疏,说明温差小,所以气压差小,风力更弱,D对。
【小题2】根据材料,冻雨是与温度低于0oC的物体相遇发生冻结的一种降水。读图,根据指向标和图中等温线,①地气温大于0oC,A错。②地气温符合冻雨形成条件,正发生冻雨,B对。③地地面气温高于0 oC,C错。④地应降雪,没有冻雨,D错。
【小题3】仅从地形考虑,当冻雨发生时,受地形影响,③地风力弱,气流稳定,冻雨持续时间较长,C对。其它三地温差大,气压差大,风力较强 ,持续时间短,A、B、D错。
考点:冻雨形成条件,等值线图,影响冻雨天气持续时间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台风“圆规”大致以每小时25千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其强度还将略有加强,并于当晚进入东海东南部海面,之后逐渐向浙江北部到江苏中部一带沿海靠近,并于第二天白天擦过这一滞沿海北上。阅读材料,回答1—2题。
1、三个热带天气系统中
[? ]
A.“狮子山”可能给沿海地区带来更大灾害
B.“狮子山”中心气压最低
C.“圆规”带来的大风天气对我国近海的影响最大
D.“南川”可以明显地缓解我国东部地区的伏旱现象
2、关于“圆规”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向西北方向移动过程中强度加强的主要原因是途经海域水面温度逐渐升高
B.北上过程中,可能给山东省东部带来大雨或暴雨
C.向浙江北部靠近的过程中,杭州的风力加强,风向由偏北转为偏南
D.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大于“狮子山”和“南川”的原因是其形成海域纬度高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图》试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