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选题 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人们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产生的
B、是人们在生存过程中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而产生的
C、是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造成环境的破坏和退化造成的
D、是由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开发,形成的危害人类与其它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图11为“成都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地级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标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平均值最大的地区是?,二氧化硫浓度最大的地区是。(2分)
(2)三地区中,酸雨最严重的地区可能是?,判断理由是?。(3分)
(3)三地区大气污染相同点有:____,____,__?。(3分)
(4)简述缓解太湖平原地区大气污染的措施。__?(3分)
参考答案:
(1)太湖平原?成都平原
(2)成都平原?地形闭塞?二氧化硫浓度年日均值最高
(3)主要污染物相同;?可吸入颗粒物为主;? SO2型酸雨危害严重
(4)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A、B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A. 小麦、水稻? B. 小麦、谷子
C. 玉米、水稻? D. 水稻、小麦
小题2:影响A、B两地区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壤条件不同? B. 海拔高度不同?
C. 水热条件不同? D. 耕作制度不同
小题3: 流经B地区的河流名称是(?)
A.渭河
B.湘江
C.汉江
D.赣江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A地区位于渭河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B地位于江汉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故选A。
小题2:粮食作物的不同主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A地区降水较少,适合耐旱的小麦种植;B地区水热资源丰富,适合水稻的生长;而土壤、海拔和耕作制度不影响农作物的种类。故选C。
小题3:从空间位置分析,B地区位于秦岭以南地区,其河流为汉江。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 ]
A、人口问题
B、资源问题
C、发展问题
D、经济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改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对此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呼吁各国“戒除”对碳的“不良嗜好”,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
B.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造成的不良影响
C.世界各国有共同的义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发展中国家应该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承担主要责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