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图所示地区,最具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 (?)

A.太阳能
B.石油资源
C.核能
D.水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能源问题。图示地区多为热带沙漠地区,终年高温少雨,故为世界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且符合新能源的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2、多选题
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2.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F.旱涝灾害增多
G.某些物种灭绝
H.土壤肥力下降
参考答案:1. AC
2. A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则大气逆辐射也会增强,故选AC。
2.全球气候变化改变了原有的干湿状况,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事件增加,从而影响粮食生产,故选AB。
考点:该题考查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全球变暖产生的危害。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孕育于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海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 2006年11月25日新民晚报近日来,有数百座来自南极的漂流冰山,渐行渐近地出现在新西兰南部的海面上,引起了该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各方媒体的浓厚兴趣。其中有两块从南极洲漂移至新西兰奥塔戈海岸的冰山还成了人们旅游的热点,一些科学家甚至乘坐直升机直接降落在冰山上以便近距离考察。目前全球变暖已造成地球上大面积的冰川消融。据此回答1—2题。
1、中国黄河源头近年来出现了断流现象,其断流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资源枯竭
B、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雪线上升
C、不合理的放牧,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D、全球变暖,大气降水减少
2、南极冰川消融与二氧化碳增多和臭氧的减少有关,当南极臭氧空洞最大的时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此时亚马孙河处于水量最大时段
B、此时是南极考察的最好时期
C、此时南极地表径流水量最大
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辐射的能量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到达地球
B.辐射能与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环流关系不大
C.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地方位于四川盆地
D.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这种能量是十分巨大的,其中能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源只相当于太阳辐射能量的22亿分之一,这些能量不仅维持了地表的温度,还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它为地表提供的能源不仅是我们在直接利用的太阳能,还在而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也是早期的太阳能。在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是青藏高原,最少的是四川盆地。故选B
考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太阳为地表提供的能量”相关内容是掌握情况,试题属于理解性较强的试题,属于中档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