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A.市场需求变化 B.水源不足 C.土壤贫瘠 D.机械化水平低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A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份受江淮准静止锋控制,多梅雨天气。
【小题2】B地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说明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增加,是由于市场的变化引起的。
考点:长江流域概况。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图甲中甲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2分)
(2)指出图甲中乙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限制性的自然条件。(4分)
(3)有关图乙所示季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印度半岛吹西南风
B.雪龙号科考船在南极开始大规模科考
C.堪培拉处于低温少雨的季节
D.弗里曼特尔港连续多雨天气
(4)描述图乙中24℃等温线西段(虚线框内)的走向并指出该走向形成的影响因素。(6分)
参考答案:
(1)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内能易于释放。(2分)
(2)混合农业(2分);限制性自然条件为水源(2分)。
(3)B(2分)
(4)西北——东南(2分);洋流(2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该岛轮廓和地理位置可知,甲岛为苏门答腊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因此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
(2)乙区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为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分布区。该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受东南信风带控制,然而,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了水汽达到,使该地位于山地的“雨影区”,降水少,区域农业生产限制性的自然条件是水源。
(3)从右图可以看出,此时澳大利亚大陆上形成高温中心,说明南半球正值夏季,北半球正值冬季,印度半岛吹东北风;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雪龙号科考船在南极开始大规模科考;堪培拉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弗里曼特尔港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4)从图中可以看出,24℃等温线西段在海洋上向北(低纬度方向或高温方向)凸出,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说明此处温度低于同温度陆地上的温度,一方面是因为夏季时海洋受热速度慢,另一方面还河流经该海域的西澳大利亚寒流有关。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