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1800米 B.700米 C.200米 D.500米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甲图表示的区域为福建省附近。A项,本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B项本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项本区降水丰富,且山地、丘陵地区,故河流众多,且河流流量较大,故水能资源丰富。正确。D项本区的土壤为红壤,较贫瘠。
【小题2】结合特大暴雨量分布虚线。找到最大暴雨的位置,对应地形剖面图,该位置的海拔高度,约为700M。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区域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地面温度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B.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小题2】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
A.12月
B.1月
C.4月
D.8月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能促地面温度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A对。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吸收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减小地面温度增加,B、C错。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减小地面温度增加D错。
【小题2】根据材料,辐射差额是能源收支差额,差额为负值时,说明收入少,支出能量多,气温降低。读图,从8月到次年4月,差额始终为负值,说明大气的能量持续减少,所以该地气温最低的的月份是4月份,C对。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辐射差额与气温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如图表示“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22~24题。
【小题1】对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曲线的表示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2为世界某岛屿略图。读图2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岛分水岭东侧地区比西侧地区( )
A.东侧气温低于西侧
B.土壤有机质含量
C.河流水量变化大
D.地形坡度大
【小题2】图中甲城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2mm,其主要原因是该城市( )
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沿岸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C.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
D.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为马达加斯加岛,因受地形、暖流影响,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东侧为暖流,气温高于西侧,A错;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河流水量变化小,生物循环旺盛,土壤贫瘠,B、C错;从图中河流状况可知,东侧坡度大,所以D项正确。
【小题2】从图中可知,甲位于西侧,为山地背风坡,降水少,且为东南信风北风地带,故C正确,D错;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形成,A错;甲沿岸为莫桑比克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B错。
考点:影响降水因素气候类型成因及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1月0 ℃等温线及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甲;盛行风和洋流
B.乙;纬度和地形
C.丙;经度和地形
D.丁;盛行风和纬度
【小题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岩”,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于欧洲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受盛行西风影响大,而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1月0°C等温线在欧洲西部大致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呈南北走向;比较图中四条地理分界线,甲分界线距海岸线较近,与欧洲1月0°C等温线的分布特征比较吻合,故选项A正确。
【小题2】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石”,说明该地区位于板块交界线附近,板块活动强烈。图中只有欧洲南部的乙线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附近,因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活动强烈,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旅游规划与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