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是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珠江三角洲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回答1—3题。

1、台风中心位于该地西北的时间是
[? ]
A、14时
B、16时
C、19时
D、22时
2、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是因为
[? ]
A、台风减弱
B、台风中心经过
C、台风消失
D、台风停滞不前
3、当台风逐步接近该地过程中,风向最可能是
[?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参考答案:1、D
2、B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1分)阅读分析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棉花是喜光作物,棉花生长最适宜温度在25C -30C。棉花对水分要求十分敏感,湿度大易遭病虫害,缓吐絮,土壤干旱又会使棉铃提前开裂,提前停止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
材料二 W国是世界主要产棉国和出口国,是中亚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具有将欧亚交通线连为一体的发达的交通基础。工人素质较高,工资水平不高。天然气、重油、柴油、电等能源价格相对低廉。为了促进纺织业的投资活动,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材料三 下图是中亚五国区域图和A地各月气温降水量统计图。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4分)
(2)评价W国种植棉花的主要有利条件。(4分)
(3) 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统一变化过程原理,说明图中棉花种植区棉花生产过程中,如果用水不当
造成的地理环境状态变化。(3分)
参考答案:
(1)(4分)
地处温带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1分),东南多高山阻隔印度洋、太平洋的暖湿气流(1分)。冬冷夏热,降水稀少(1分),气温年较差(变化)、日较差(变化)大(1分)。
(2)(4分)
这里夏天温度适宜,光照充足(1分),降水少,但灌溉条件较好(1分);地形平坦,多为平原地区(1分);有充裕的劳动力(1分)、交通运输方便等(1分)。(五点中答出三点即可)
(3)(3分)
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1分)。在内陆干旱区,由于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造成下游河湖水量减少或干涸,湖泊萎缩(1分),地下水位下降、植被枯死、生物栖息地破碎、消失、土地沙化、荒漠扩大等生态环境退化(1分);在大中型灌区,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1分);在沙漠边缘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造成植被枯萎,土地沙化(1分)。(五点中答出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
(1)中亚位于亚洲大陆内陆,距海洋较远,周围多高大的山脉阻挡的了海洋水汽进入,降水稀少,气候比较干旱,形成了温带大陆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较大。
(2)该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生长;虽然降水量少,但位于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根据图中等高线可知,地形平坦,多为平原地区,利于棉花种植;棉花采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图中国家经济落后,劳动力充足,且成本低等优势条件。
(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一个要素的改变可能影响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环境的变化。该地区位于中亚地区,气候比较干旱,棉花的种植需要引水灌溉,造成下游河湖水量减少或干涸,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植被枯死、生物栖息地破碎、消失、土地沙化、荒漠扩大等生态环境退化;不合理的灌溉还会引起土地盐碱化。
考点:该题考查中亚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n bsp;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2月10日~12日的锋线移动情况。
读图回答(1)——(2)题。

(1)该锋面属于
[? ]
? A、北半球冷锋
? B、南半球暖锋
? C、北半球暖锋
? D、南半球冷锋
(2)10日~12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 ]
? A、11日的深夜
? B、12日的深夜
? C、11日的日出前后
? D、12日的日出前后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世界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气压值可能为
A.1006
B.1008
C.1014
D.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