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7-03 04:45:14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阅读台湾岛的有关图示,回答问题。
? 台湾地形交通图?台湾主要工业分布图 (1)台湾岛森林树种丰富,被称为亚洲“天然植物园”。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其形成条件。(2分) (2)近年来,台湾水果逐步进入大陆市场。请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台湾水果进入大陆市场的优势条件。(2分) (3)描述台湾铁路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4分)
2、单选题 制约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是 A.水—南水北调 B.天然气—西气东输 C.电—西电东送 D.煤—西煤东运
3、单选题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①地理位置优势?②煤炭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④⑤⑥
| 小题2:甲、乙两地的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下面不属于其影响的是 A.酸雨 B.水污染 C.臭氧层空洞 D.全球变暖
|
小题3:图示两工业区内钢铁工业发达,其钢铁工业发展共同的不利因素是
A.铁矿资源缺乏
B.劳动力短缺
C.科技水平较低
D.市场狭小
4、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示范围地形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A___________高原,B_____________平原,C______?山地。以C山地和某河流为分界线的地理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2) 描述A地形区的气候特征并分析不利于该地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5、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珠三角部分区域图和珠三角地区产业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材料二:


(1)试说明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部门具有哪些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0年代以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转移给转入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