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题。
1.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2.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3.下列各组国家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E.①
F.②
G.③
H.④
I.德国
G.日本
中国
美国
参考答案:1. B
2. D
3. A
本题解析:1.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营养水平、医疗卫生等保障生命的条件改善,这些是死亡率下降的必要条件。所以生产力的发展对死亡率的作用是直接的。这也是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基本原因。
2.该国人口最多时应在人口停止增长的时候。图中④时期是该国人口增长率为零且以后将呈负增长的时候,故该国人口达到顶峰时期应为④时期。
3.图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完成了由原始型经传统型进入现代型的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型,且出现了负增长,该种情况主要在欧洲一些国家中出现。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面临“灭顶之灾”,举国移民新西兰是因为?
A?地震频繁? B?火山喷发? C?酸雨严重? D?海平面上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变暖。沿海低地国家或地区被淹主要是由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图1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2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产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4分)
(2)下列示意图①、②、③能正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的是________(2分)

(3)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1)化石燃料燃烧?有色金属冶炼?从环境摄取?摄食
(2)③
(3)距高速公路越远,浓度越低?汽车尾气
(4)使用无铅汽油;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节能技术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1)直接读图1判断。(2)自然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故③图正确。(3)高速公路两侧的土壤重金属较高,主要由于大量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含重金属污染。(4)治理主要从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或减少尾气中的重金属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灰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固体物质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浑浊的天气现象。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工业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年变化。?

(1)指出冬、夏季节灰霾天数的差异,并从气温角度分析其成因。(9分)
(2)简述治理城市灰霾可采取的交通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冬季多,夏季少(3分)。
相对于冬季,夏季近地面气温更高(2分),对流更旺盛(2分),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稀释扩散(2分)。
或:相对于夏季,冬季近地面气温较低(2分),大气较稳定(2分),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稀释扩散(2分)。
(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2分);改善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费构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2分);合理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整治交通拥堵(2分)。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图中折线显示灰霾天数冬季多,夏季少;对比图中气温变化分析,夏季近地面气温更高,导致气流对流旺盛,使近地面空气中污染物扩散;而冬季近地面气温较低,大气稳定,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稀释扩散,所以易形成雾霾天气。
(2)从交通角度分析,雾霾天气是因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尘埃物质,所以治理城市灰霾,从交通方面分析,首先从减少汽车的数量分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分析,改善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费构成,使用清洁能源;从减少汽车的行驶时间分析,合理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整治交通拥堵。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是
A.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
B.阻挡海浪侵蚀海岸
C.保持生物多样性
D.增加用材林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沿海红树林不仅能阻挡海浪侵蚀海岸;也利于为浅海生物提供栖息地,故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