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7-03 05:03:06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下图为某节气晨昏线图,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于p,此时伦敦为星期六,但北京已是星期日.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 ) A.星期六5时 B.星期日5时 C.星期六23时 D.星期日23时
| 小题2:正常年份,此日前后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B.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伏旱 C.夏季风南撒至长江以南 D.华南地区雨季结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日期分界线。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00所在经线。伦敦为星期六,但北京已是星期日,则0:00经线位于0°经线与120°E之间。假设该极点为南极点,则P地地方时为12:00,45°E地方时为0:00,北京时间为星期日5时。若该极点为北极点,则135°E的P点为0:00,则不符合条件。所以图中极点为南极点,北京时间为星期日的5:00。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日期为6月22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为6月中旬到7月中旬,符合条件;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伏旱在梅雨之后,不符合条件;夏季风南撒至长江以南为9月份;华南地区雨季结束为10月份。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如图为夏至日的光照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B.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C.北极点昼长为0时 D.赤道昼长为24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图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纬线为北回归线,故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若黄赤交角由现在的23°26′增大到3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热带范围变大 B.寒带范围变大 C.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变大 D.温带范围变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黄赤交角变大,即回归线度数变大,故热带范围变大;极圈度数变小,而极圈到极点之间的范围变大,即寒带变大。热带、寒带的范围都变大,则温带范围变小。 考点:本题考查黄赤交角的变化对五带的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黄赤交角的变化对回归线和极圈度数的变化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及时归纳黄赤交角与五带划分的界线(回归线与极圈)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我国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南岸冲刷较严重。(?)
参考答案:对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的应用。我国是一个北半球的国家,地转偏向力向右,所以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南岸侵蚀严重。本题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可借助于手势。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地球公转产生的恒星年周期约为 [? ] A、23小时56分4秒 B、24小时 C、365日5时48分46秒 D、365日6时9分10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