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八)
A.一年中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季节 B.一年中降水较少、草木枯黄的季节 C.一年中气温较低、降水较多的季节 D.一年中降水较多、作物生长旺盛季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的综合分析。
小题1:图示根据北极星的光线确定地轴,故图示表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表示北半球的冬至日。
小题2:当图中?的角度由目前状况逐渐减小为0°的过程中,即为冬至日到春分日,则北极圈内极夜范围从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小题3:甲地的昼长为10小时,则其日出时间为早上7时,即为经过晨线上的时间,而图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经度为0°,故7时所在经线应为15°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问题。
1.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察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2.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荆州(30°N,112°E)正旭日东升
F.哥本哈根(56°N,13°E)市民看太阳位于东南天空
G.圣地亚哥(33°S,70°W)某游客正在观看日落景观
H.日本神户(35°N,135°E)午阳高照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右图可知,这是一幅从极点上空观察的俯视图,可能是从丙或丁处观察到的;再根据此时极圈内发生了极昼现象,结合图示的公转位置判读,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则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为丁点的俯视图。
2.结合上题分析,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图示为南半球俯视图,故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图示135°E为昼半球的平分线,时间为12时,故计算112°E的地方时为10点半左右,故不可能旭日东升,A错误;哥本哈根13°E计算当地时间约4点左右,且时间北半球昼短夜长,故当地还未日出,B错误;圣地亚哥70°W计算当时地方时约22时,为夜晚,C错误。日本神户135°E此时为12时,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读和时间问题计算。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图示晨昏线分布特征和晨昏线图上时间计算的 基本方法,昼半球的平分线为12时,则“东加西减”时差计算时间。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巴西某制糖厂(13?S,39?W)生产流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工厂的生产模式是
A.资源——产品——污染排放
B.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
C.资源——产品——废弃物
D.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污染治理
小题2:10月1日到12月1日期间,该地昼长的变化状况是
A.逐渐缩短
B.先增长后缩短
C.逐渐增长
D.先缩短后增长
小题3:当太阳直射该地时,该地区时为
A.11时36分
B.12时
C.12时24分
D.12时3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该生产流程图反映的是一种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资源再利用、废物再生资源化,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所以该工厂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故选B。
小题2:该地位于南半球(13?S),10月1日到12月1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该地昼长逐渐增长。故选C。
小题3:该地所在时区为:39?W÷15=2.6≈3,西3区,其中央经线为3×150=450W,当太阳直射该地时,39?W的地方时为12时,求出此时450W的地方时(西3区区时),两地相差60,地方时相差24分,所以该地区时为12时-24分=11时36分。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不是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B.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昼夜长短的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都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B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即地转偏向力的形成,是由于地球自转而形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试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的地理意义,注意区别。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城市与地理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