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试卷《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7-03 05:26:35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 ? A、A ? B、B ? C、C ? D、D (2)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 ] ? A、枯枝落叶 ? B、土壤 ? C、生物 ? D、供给养分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题。
年份(年)
| 1955
| 1965
| 1975
| 1985
| 1995
| 2000
| 2005
| 荒漠化面积 (万平方公顷)
| 67
| 69
| 71
| 89
| 197.26
| 257.8
| 262.2
| ? 小题1: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B.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C.过度放牧,草场破坏 D.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 小题2: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A.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 B.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C.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D.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参考答案: 小题1:CD 小题2:BC
本题解析: 小题1: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不断扩大主要受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影响,故C、D项正确。 小题2:结合我国土地荒漠化主要集中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故A项错误;结合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可分析合理放牧和合理开矿为治理荒漠化的有效措施,而西北地区水资源不足,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会导致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导致荒漠化扩大。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能结合人为原因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有效措施,注意需与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相结合。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在山西汾河流域的吕梁山脉曾是一个著名的森林地区,也是汾水的水源涵养地。现在的吕梁山仅存在主峰附近一片森林,大片林区已不复存在。 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代一片葱茏,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朝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造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4世纪时,一次山洪爆发,竟冲下百万棵大树。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于记载。 (1)山区森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的作用有哪些?(2分) (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原因。(4分) (3)列举治理黄土高原的主要措施。(4分)
参考答案: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分)? (2)自然: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黄土疏松,易侵蚀。(2分)人为:早期商业砍伐或战争;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等不合理利用。(2分) (3)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2分);工程措施:挖沟、筑堤等保持水土等(2分)
本题解析: (1)山区森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的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地理位置特殊;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黄土疏松,易侵蚀;地质灾害频繁。人为原因:早期商业砍伐或战争;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等不合理利用。 (3)治理黄土高原的主要措施有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抽引水灌溉;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山区森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的作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原因及治理黄土高原的主要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 )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④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组合选择题可采取排除法,巴西大规模开发亚马逊流域,不包括接纳海外移民,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能源利用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据此完成1~2题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使用能源的 [? ] A、数量增多,种类减少 B、数量减少,种类增多 C、数量和种类都减少 D、数量和种类都增多 2、世界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紧张,我们应尽量 ? ①使用太阳能热水器②使用私家车出行③选用节能灯具④调低夏季空调设定温度 [?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1、D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