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生物大灭绝的两大时期是
① 古生代初期
② 中生代中期
③ 古生代末期
④ 中生代末期
[?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13为某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交通
D.市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阶段和区位。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逐渐增加了码头、公路、铁路、机场等,因此交通方式变的多样化,新增加的城区沿着交通线,或者围绕交通枢纽在增加,因此促进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交通。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图3 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数量变化图。读图,完成问题。
1.下列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下列关于城市等级与职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数量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B.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C.我国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已经与发达国家持平
D.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有关系
E.等级越高的城市,数目越少
F.等级越高的城市,服务范围越小
G.职能越低的城市,数目越少
H.城市数目越少,该等级的城市相互间距离越短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1.C项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应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图示不能反映;错误。
2.考查中心地理论,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提供的服务职能越多;同等级城市之间的距离越远;城市等级越低,则反之,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从伽利略首次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到21世纪的今天,已经过去了近400年,现在天文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时刻到来。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通过决议,将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大行星行列,太阳系九大行星数目也因此降为八颗。阅读材料,完成题。1.行星与恒星的最大区别在于2.材料中所提的天体系统从级别上看包括几个层次
A.质量大小
B.发光强度
C.密度大小
D.有无卫星
E.1个
F.2个
G.3个
H.4个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行星是指围绕恒星运行,自身不发光的的天体;恒星是指宇宙中靠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而自身能发热发光的星体。而上述特征的不同是由于其质量的差异而导致了引力的差异而形成的。
2.材料中反映了太阳系及太阳系内的行星系统共两级天体系统。
考点:本题考查天体和天体系统。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难度较低,本题还可以结合冥王星的降低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为海洋沿岸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下列各处,区位选择及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2.关于 M 、 N 两城镇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处适宜建临海型钢铁厂——市场广阔、海运条件好
B.乙处适宜建盐厂——地形平坦广阔、蒸发旺盛
C.丙处适宜建海滨游乐场—海滩宽阔、海水较浅、临近城市
D.丁处适宜建港口——水域宽阔、陆域平坦
E.与 N 相比,M 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利,更容易发展为大城市
F.与 M 相比,N 环境优美,水陆交通便利,应发展为旅游城市
G.与 N 相比,M 对外联系便利,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H.与 M 相比,N 地处山地迎风坡,易受泥石流危害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综合分析和区位选择。
1.A项甲地区等深线分布稀疏,水浅,不利于建港口,故不适宜建临海型钢铁厂;错误;B项乙处位于河流入海口,污染严重,不利于建盐场;错误;C项丙处等深线分布较稀疏,水浅,适宜建海滨浴场;正确。D项丁处位于海峡地区,水流急,不利于建港口;错误。
2.图示M城镇所在地区地形平坦,且靠近河流交汇处,靠近铁路,也近港口,故水陆交通便利,故利于城市的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