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该图反映的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A.与交通要道交叉的距离
B.土地面积的大小
C.与市中心的距离
D.建筑物和设施条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的功能分区。图示反映三种经济活动的地价高低都是由市中心向外
递减,即与市中心的距离是影响地租水平的主要原因。选C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下面几幅图,回答下题。
1.图甲中a、b、c、d四地最容易出现大城市的是2.图乙表示四地中某城市的几种规划方案,其中圆圈代表城市外缘,圆心为市中心,则规划不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根据图示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赤道附近的ab因为气候过分湿热,不利于人口分布,所以不容易形成大城市;c位于大陆西岸,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过分干热,也不易形成大城市;d位于大陆东岸,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利于人口的分布,容易形成大城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本题考查城市规划。在市中心不适宜布局车站,会导致交通在市中心汇集,导致交通拥堵。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城市人口密度变化图,图中所标注的等值线值为人口密度自然对数值。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M地的人口密度自然对数值可能是2.陔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化是
A.8.6
B.8.3
C.8.0
D.7.7
E.人口分布峰值点增多,总体上趋于集中
F.人口增长的地域差异增大
G.人口分布向西和向南拓展比较明显
H.人口逐渐向外迁移,人口郊区化即将来临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a图中人口密度等值线分布情况,结合b图M处数值状况,我们不难发现,M是一个人口相比周围稠密的地区,因而结合a图中人口密度等值线数值,可以推出M应该介于8—8.5之间,故而B正确。
2.对比两个时期的人口密度图示,发现该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人口分布峰值区增多,总体上人口表现为分散的趋势,A错误;人口增长出现普遍性,因而增长的地域差异不明显,B错误;城市人口向着西部和北部拓展比较明显,C错误;人口逐渐向外迁移,人口郊区城市化明显,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和城市化。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有关2010年的叙述正确的是2.2010年,c地人口密度大于市中心,原因最可能是
A.d地地租低于周边地区
B.人口密度与地租水平呈正相关
C.b地交通便捷程度可能好于a
D.人口密度由市中心向外呈下降趋势
E.c地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
F.c地工业发达,工人众多
G.c地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
H.c地为住宅区,人口稠密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的地租逐年上升,且城市中心地区的地租一般比城市边缘高;城市人口密度在1980年时是城市中心最高,到1995年城市中心人口密度略有下降,人口开始向近郊移动,到2010年城市中心人口密度进一步下降,人口进一步向更远的郊区迁移。故选C。
2.2010年,c地人口密度大于市中心,最有可能是中心地区地价高,人口向郊区迁移,在c地形成住宅区,人口稠密。故选D。
考点:本题组考查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应知识。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大,本题就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注重对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对地理学工具的灵活掌握运用,包括对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图表的判读、绘制、分析;善于观察、发现和分析地理现象;善于获取或提取地理信息;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的综合思维方法等。只有地理学习能力提高了,在考试中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中国城市化速度快,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规模越大,服务范围越广,功能越齐全,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城市圈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黄冈
B.红安
C.武汉
D.大冶
E.该城市圈中,武汉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F.与鄂州市相比,黄石市的服务种类少
G.与麻城市相比,红安县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H.与大冶市相比,黄石市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
1.图示为湖北省,等级最高的城市为省会城市—武汉。
2.图示反映鄂州市和黄冈市的等级相同,故提供的服务种类应相似;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