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多施化肥提高单产
B.分类回收垃圾
C.免费提供塑料袋
D.常使用一次性产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类回收垃圾,有利于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A.矿产资源短缺
B.“三废”污染
C.生态破坏
D.噪声污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城市主要是环境污染。农村主要是生态破坏。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气候严寒、文化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外,还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此外,人口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的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回答下列小题:1.造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2.造成我国民工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4.淮安历史上是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后来却逐渐衰退,其主要原因是:5.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反映农业生产具有:6.造成“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的主要原因是:
A.乡村地区环境优美
B.铁路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城市就业机会多
E.自然条件的差异
F.人口密度的差异
G.人均寿命的差异
H.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I.科技发展水平
G.经济发达程度
人口受教育水平
资源丰富程度
水源供应不足
战争迫使人口迁移
政治中心的转移
交通条件的变化
计划性
地域性
季节性
周期性
地形差异
气候差异
技术差异
耕作制度差异
参考答案:1. C
2. D
3. D
4. D
5. C
6.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逆城市化的原因。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环境的恶化;城乡之间的交通联系便捷。造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农村向城市,从内地向沿海(迁入人口较多的是上海、广东、北京)和工矿城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而资源状况则是影响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4.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对商业网点的影响。淮安交通条件的变化,铁路和海运的兴起,使淮安的交通地位下降,所以商业中心的地位下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5.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反映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6.造成“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差异,南部为亚热带气候,北部为暖温带气候。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图1,回答3~4题。

图1 江西省 1990-2005年的“三废”排放变化特征
小题1:江西省21世纪工业废弃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是?(?)
A.工业废水
B.工业废气
C.固体废弃物
D.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