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2013年3月,武汉市环保局发布的《2012 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城区湖泊水质较往年有所好转,但形势不容乐观(如图)。2012年武汉市评选出“十大突出问题”,“湖泊保护和污染”位列其中。下图为武汉市主要湖泊(水库)水质类别构成比例。
2012年,武汉市平均降水量为1287.9mm,折合降水总量109.39亿m3,比上年增加33.3%。

(1)请列举城市湖泊的主要污染源。(4分)
(2)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2012年武汉湖泊水质好转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城市生活垃圾、生活废水(2分)、工业(生产)污水、废弃物等(2分)
(2)2012年降水偏多,湖水水量增大,自净能力大幅提升。(2分)政府大力治理,对湖泊进行清淤、截污(或答污水排放量减少),修复湖泊生态环境。(2分)政府加强了宣传教育,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2分)
本题解析:
(1)城市湖泊的主要污染源有城市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水、废弃物等。
(2)2012年武汉湖泊水质好转,从自然角度看,2012年降水偏多,湖水水量增大,自净能力大幅提升。 从人为因素看,政府大力治理,对湖泊进行清淤、截污,排入湖泊的污水量减少,修复湖泊生态环境。政府加强了宣传教育,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题。
1.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2.该市人口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增加了劳动力?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3.该城市最可能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E.①②
F.①④
G.②③
H.③④
I.拉萨
G.深圳
西安
沈阳
参考答案:1. D
2. D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该城市人口资料,可以看出该城市人口总数增加很快,0-14岁和65岁以上人口所占百分比呈下降趋势,而15-64岁人口所占百分比增加速度快,该城市人口数量剧增应该为人口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
2.该市有大量人口迁入,则为该市的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但可能给当地的社会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3.从该城市1982年人口较少,而从1982—2000年城市人口急速上升,故判断该城市最可能为深圳。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发展、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材料的人口总数增长速度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可判断影响该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而结合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和我国主要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基本情况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灌溉可能会导致
[? ]
A、土壤沙化
B、土壤盐碱化
C、土壤pH值减小
D、洪涝灾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3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某特大城市九大垃圾处理场和市区内大型垃圾中转站位置。

(1)指出该市处理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方式,并说明垃圾处理场P布局的合理性。(7分)
(2)分析该市改垃圾填埋为发展垃圾焚烧处理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填埋、焚烧和综合处置。(每个1分,共3分)?远离主城区(2分),且布局在主城区盛行风的下风向(2分),垃圾焚烧产生的大气污染对主城区的影响较小。
(2)与垃圾填埋相比,焚烧处理占地小;(2分)对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小;(2分)可利用垃圾燃烧发电。(2分)(若只答“垃圾填埋的缺点”或“焚烧处理的优点”,得3分。)
本题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市处理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方式是填埋、焚烧和综合处置。P处布局是否合理,要从对城市有没有污染方面分析。
(2)回答此题要从垃圾填埋的缺点和焚烧处理的优点两方面去回答,垃圾填埋对地下水和土壤有污染,垃圾焚烧可以减少污染,同时也可以用来发电。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 )
①F表示资源获取?②F表示产业消费?
③H表示废物排放?④H表示产品消费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