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A.粮食种植用地减少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增加 D.城市建设用地增加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2为某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示意图,数值表示每英亩40英寸土层中有机质的吨数。据此回答3—5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土壤的形成。①到②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多,属于植被对土壤的影响,东部为森林,西部为草原;①到③的变化,有机质含量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气温。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图中②处为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区,主要为商品谷物农业区,由于机械化耕作,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能够监测图中各地土 www.91eXam.org壤有机质含量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新疆牧场以山地牧场为主,天山北坡的牧民,他们的“家”随季节变化而移动。牧民“家”的位置与季节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山前平原—夏季
B.高山-春季
C.谷地-冬季
D.沙漠-秋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天山牧场分冬季牧场和夏季牧场。夏季气温高,在高海拔地区积雪融化,可以进行放牧,使得低海拔地区的牧草有较多的生长时间,便于积累过冬的牧草。冬季高海拔区大雪封山,不能放牧,只有低海拔的地区,如谷地中温度较高,可以放牧,所以谷地做为冬季牧场,C对。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5~30℃,10℃左右开始发芽。在35℃以上的高温及土壤水分不足的条件下,茶树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幼嫩芽叶会灼伤;在10℃以下,茶树生长缓慢或停止。
材料二:下图示意甲区域(我国乌龙茶起地)的位置及其多年平均气温变化。
(1)试从气温角度分析甲区域成为我国主要产茶区的原因。(2分)
(2)分析该地的气温适宜茶树生产的原因。(4分)
(3)该区域约60%以上的茶叶由单体农户生产经营,名优茶品种多但以原料出售为主,本地品牌企业少。指出该区域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分)
参考答案:
(1)(2分)夏季气温低于35℃,冬季温度不低于10℃(2分)。
(2)(4分)位于中低纬度(或低纬)大陆东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较温暖(1分);夏季处于东南风的迎风坡,多云雾,且多丘陵山地,地势较高,气温不至于过高(2分)。
(3)(4分)集约化程度低,生产成本较高;茶农之间缺乏分工合作,不能形成生产-销售-服务网络,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品牌意识薄弱,宣传力度不够。(4分)
本题解析:
(1)从纬度位置看,甲区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茶树生长所需温度在15-30度之间,观察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最高低于35℃,最低高于10℃,适合茶树生长。
(2)该地气温受纬度位置,地形和降水影响大。该地区位于中低纬,根据河流分布可知西部有山地,冬季该区域位于背风坡,温度较高;该地区为我国东南,地形属于丘陵,地势较高,夏季气温较低且多雨。
(3)茶叶有单体农户经营,说明集约化程度低,农户间缺乏合作;以原料出售为主,品牌企业少,说明缺乏竞争力,附加值低,获得经济效益低,品牌意识弱。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理信息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