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7-03 06:02:49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 A.③ B.④ C.① D.②
| 小题2: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时( ) A.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B.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移 C.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D.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①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对称分布,有直射现象,所以该地位于赤道。②地有太阳直射,且全年正午太阳都位于正北方向,该地位于南回归线。③地有太阳直射,且全年正午太阳都位于正南方向,该地位于北回归线。④地无太阳直射,且有极夜现象,全年正午太阳都位于正南天空,该地位于北寒带。根据我国国土跨越的纬度状况,赤道没有穿过我国,我国没有寒带,所以A项正确。 小题2:根据上题分析结果,②地位于南回归线,当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是12月22日左右,北半球的我国气候寒冷;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接近近日点附近);其他三地都位于直射点以北,正午太阳所在方向相同,都位于正南天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西安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地球自转周期示意图,回答:(15’)
 (1)地球自?向?,绕?运行的运动,叫地球的自转。 (2)在图中,地球由E1到E2自转时间为一个?日;由E1?到E3自转时间为一个?日。 (3)图中周期A时间长为?地球自转角度为?;图中周期B时间长为?,地球自转角度为?。 (4)图中地球自转的周期B比A时间长?,原因是: ?。 (5)图中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而平常所说的一天或者昼夜交替的周期是指?。
参考答案: 小题1:西 、?东 、 地轴 。(3分) 小题2:?恒星;太阳。(2分) 小题3:23时56分4秒、3600;24时 、? 360059’(4分) 小题4:3分56秒 ,对比参照物不同 (3分) 小题5: 恒星日 、 太阳日 。(3分)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 小题1: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为地球自转。 小题2:图示由E1到E2是以恒星为参照,地球自转360°的周期为1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而由E1?到E3是以太阳为参照,地球自转360°59"的周期为1个太阳日,D正确。 小题3:同上题。 小题4:结合上题分析,由于地球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故太阳日较恒星日长3分56秒。 小题5: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恒星日,而昼夜交替以太阳为参照,周期为太阳日。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地球自转的概况,注意区别恒星日和太阳日,知识性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中(从北极上空看),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故C、D项错误;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大约在1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故B图正确;而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大约在7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北回归线附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地球公转方向和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远日点的时间和太阳直射点的大致位置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地球经过近日点约在1月初,经过远日点约在7月初。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本题有A、B两题,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计分。(10分) A题. 下列两图为同一时刻的光照图,左图圆心为北极点,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右图中的EFG为晨昏线,回答问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2)此刻北京时间为?。 (3)右图中的EF对应于左图中的 (?) A. 弧AD? B.弧ABC? C.弧BC? D.弧BA (4)图中BDGH四点,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正午太阳高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 (5)A点日出为 ??时,D点日落为 ??时,B点昼长为 ?小时。 B题.下图是我国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正午杆影特点(朝向与长度)而设计的理论分析图,OE、OA、OB为一天中不同时刻旗杆的影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属于正午时刻的旗杆影子是?,其长度特点是?。 (2)该小组同学在春分日北京时间12:00发现旗杆影子刚好到达正午时刻所在位置,并测得影子与旗杆一样长,则该学校所在地的地理坐标是???。 (3)按第(2)小题所求坐标,该学校所在地一年中正午旗杆影子长度和朝向变化规律是: ???。 (4)若杆影OA与OB相等,则α?(大于、小于或等于)β;如0A表示地方时10时,则OB表示的地方时为?。 (5)如果不知道方位和当地地方时刻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正午杆影的位置??。
参考答案:A(10分) (1)(23°26′N,90°W) (2分)? (2) 2 (1分) (3)D (2分)? (4)? BDHG? HDBG?(各1分) (5)6? 21? 24?(各1分) B(10分) (1)OE?一天中最短?(各1分)? (2)120°E、45°N?(经纬度各1分)? (3)方向始终朝北,长度冬至到夏至变短,夏至到冬至变长(朝向、长度各1分) (4)等于? 14 点 (各1分) (5)一天中两次等长杆影之间的角平分线上。(其它答案合理也可给分)(2分)
本题解析: A: (1)根据图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根据EFG为晨昏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90°W的地方时为12:00,为直射点所在的经度。 (2)根据90°W的地方时为12:00,则90°E的地方时为0:00,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2:00。 (3)右图中的EF为昏线,对应左图中AB。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4)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B位于北半球,纬度最高,白昼时间最长,G位于南半球,出现极夜现象。距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所以H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其次为D,再其次为B,G点正午太阳高度为0°。 (5)A点位于赤道,日出地方时为6:00,D点白昼时间为18小时,日落为21:00,B点出现极昼,白昼为24小 B: (1)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位于正南方,影子位于正北方,所以OE为正午的影子,是一天中影子最短的时刻。 (2)根据北京时间12:00发现旗杆影子刚好到达正午时刻所在位置,该地经度为120°E。根据影子与旗杆一样长,该地正午春分日太阳高度为45°,该地的地理纬度45°N。 (3)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判断,该地正午的杆影方向始终朝北,长度冬至到夏至变短,夏至到冬至变长。 (4)若杆影OA与OB相等,则为上下午与12:00相隔相同时间的日影。则α等于β;如0A表示地方时10时,则OB表示的地方时为14 点。 (5)根据第(4)小题的方法,确定正午时刻的杆影位置。一天中两次等长杆影之间的角平分线上。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