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B.城市数目的多少
C.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
D.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要减少城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扩大城市的规模
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D.推广使用渗水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城市地表径流远远多于郊区,部分径流不能变为地下径流,因此为了减少城市内涝,可推广使用渗水砖。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我国华北某城市示意图(①居住区,②商业区,③工业区,④文化区),右图为甲丙沿线居住人口密度分布状况。据图回答问题。(10分)

(1)分析影响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4分)
(2)推断右图中地租水平最高的地段,说明判定依据。(3分)
(3)近年来,房地产商逐渐向城市东北的丙地周围发展,简要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地势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铁矿等资源丰富;铁路公路交通便利(4分)
(2)C 地段?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商业活动为主,常驻人口密度较少。(3分)
(3)背靠山地,地势高;河流上游,环境优美;位于文化区,人文环境好;交通便利(3分)
本题解析:
(1)城市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政治、宗教)。结合左图,该地海拔小于200米,地势平坦;有河流流经,提供城市用水;公路、铁路纵横交错,交通便捷;铁矿资源丰富。
(2)右图为甲丙沿线居住人口密度分布状况,②是商业区,地价最高,人口流动性强,人口密度较低,大致位于甲丙沿线中点处,C处也刚好位于中点处,另外B、C人口密度大,应该是在商业区外围的居住区。
(3)现在人们的居住越来越注重生态宜居,丙地背靠山地,地势高,河流上游,环境优美,接近文化区,符合人们的现代居住理念。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该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

小题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主要原因是?。
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4分)
小题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3分)
小题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2分)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2分)
小题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小题1:A (1分)?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2分) A服务范围覆盖(包含)B服务范围(1分)
小题1:C (1分)?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2分)
小题1: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靠近交通干线。(2分)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2分)
小题1: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3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功能区分布与组合、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理解。涉及知识要点有城市功能区分布与组合及其影响因素、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城市等级体系等。
小题1:中心商务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便利地带。图示A的交通通达度明显高于B,从位置看,A位于市中心附近。故A为城市的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大,涵盖了等级低的B。
小题2:城市低级住宅一般分布在内城区和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根据图示,C区附近为老式公寓楼,处商业区附近,紧邻轻工业区,应该为低级住宅区。D附近分布花园式小区公寓楼,因为中高档住宅。E为别墅,高级住宅。
小题3:汽车销售店要求交通便利,而且店面往往占地较多,适宜布局在地价较低的城市外缘。?高新技术产业园布局的主导区位是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人才、技术保障;同时,高新科技工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
小题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地租高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另外,收入的不同也会导致住宅区分化,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历史文化、种族宗教等都会影响、改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大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
A.沿海地区人口稠密
B.沿海地区矿产丰富
C.沿海地区农业发达
D.沿海地区位于对外开放的前沿,对外交通便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大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沿海地区位于对外开放的前沿,对外 交通便利。沿海地区矿产资源贫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