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1.图示岛屿的气候特点与日本比,其共同点是2.图中甲、乙、丙、四地最适合建立渔港的是
A.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B.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
C.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D.雨热同期
E.甲
F.乙
G.丙
H.丁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地图分析。
1.根据该岛屿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岛屿位于大西洋北部,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故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故A项正确。
2.图示丙位于海湾内,可避风浪,适宜建港口。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 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2.F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3.M地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
A.地形影响
B.降水影响
C.大气环流影响
D.洋流影响
E.海陆分布
F.降水条件
G.地形
H.洋流
I.温带海区
G.暖寒流交汇
上升流的影响
河流的流入
参考答案:1. D
2. A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该地区的经纬度和海陆分布判断,该地区位于非洲西南部,由于受附近的本格拉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使其沙漠呈南北延伸。
2.图示F自然带为非洲南端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应分布于30°--40°之间,但由于非洲南部的陆地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使该自然带的分布纬度较低。
3.图示M地受本格拉寒流影响,类似于秘鲁寒流,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形成上升补偿流,而利于形成渔场。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分布等信息,结合气候、自然带的分布和渔场的成因分析,既要求学生掌握世界重要区域的基础知识,也要求学生能应用知识迁移能力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1.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2.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C.保护植被,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措施之一
D.荒漠化只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E.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治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F.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G.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H.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表格一可以看出荒漠化土地面积(111.32万平方千米)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166.48-111.32=55.36万平方千米),A错误;荒漠化主要来自于草地的荒漠化,因而保护植被,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措施之一,C正确。
2.通过对两个表格的分析可以得出新疆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来自于过度放牧造成的草场退化和风力侵蚀作用。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荒漠化及其成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中亚地区最大的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站是
A.阿拉木图
B.塔什干
C.阿斯塔纳
D.杜尚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塔什干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和经济中心,也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表是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四个国家2008年每日的石油生产、消费、输出、输入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表判断,哪国国内每日石油现货呈现不足的情形2.根据上袭判断,甲、乙、丙、丁国家分别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中国、俄罗斯、美国、印度
F.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
G.俄罗斯、美国、印度、中国
H.美国、俄罗斯、印度、中国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表中各国家的石油生产、消费、输出、输入统计数据,可知丁国生产和输入量为3.4015百万桶,消费和输出量为3.6112百万桶,现货不足。
2.四固中美固石油消费量最大,其次是中国;俄罗斯石油生产量和输出量最大。因此甲为美国,乙为俄罗斯,丙为中国,丁为印度。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