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等值线图》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59m,290m B.99m,130m C.96m,185m D.49m,156m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所示a、b、c、d、e为等值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此图为树桩年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若a、b、c、d、e为等时线(汽车从甲点出发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则
A.靠①一侧为阴面,生长快、长青苔
B.靠③一侧为阴面,生长快、长青苔
C.靠①一侧为树干向阳面,生长快
D.靠③一侧光合作用强烈
E.朝①方向的车速最快
F.朝④方向的车速最快
G.朝③方向的车速最快
H.朝②方向的车速最快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1.图示若为树木的年轮,则①侧年轮最稀疏,判断为向阳一侧,树木生长快;而③侧年轮最密集,判断为背阳面,生长慢。
2.若为等时线,则车速越快,等时速线分布越稀疏;车速越慢,则等时速线分布越密集,故选A项。
点评:以等值线为背景,内容较新颖,值得借鉴。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分)
(1)图示区域西部7月份等温线大致呈?走向,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2分)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洋流
(2)从等温线的数值变化、凸向、走向和疏密程度等方面描述图中1月份等温线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3)分析甲地冬季气温比乙地低的原因。(3分)
(4)描述乙地附近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参考答案:(15分)
(1)东北一西南? C (2分)
(2)数值变化:南高北低/由南向北递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中部气温高 于东西两侧(1分)
凸向:向北凸出/向高纬凸出(1分)走向和疏密程度:大体以123°E为界,西部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等温线较密集;东部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等温线较稀疏 (4分)
⑶原因:①甲地纬度略高;②甲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海拔相对较高;③甲地距冬季风源地近,乙地因大兴安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3分)
⑷水文特征:①年径流量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②(流经森林茂密的地区,)含沙量小;③(春季有冰雪融水汇集,夏季降水集中,)有春、夏两汛;④(冬季气温在0℃以下,)有结冰期 (4分)
本题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月等温线大体呈东西向延伸,但是在123°E附近发生弯曲,明显被分成两段,西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东段呈西北—东南走向。
第(2)题,等温线的分布特征描述主要可据图回答,等温线弯曲原因的分析要联系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差异进行分析。
第(3)题,甲地冬季气温比乙地低的原因:甲地的纬度略高;甲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海拔相对较高;甲地靠近冬季风源地,乙地由于大兴安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第(4)题,水文特征描述要注意纬度(纬度高有结冰期)和流向(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有凌汛),可结合汛期、结冰期、流量、含沙量、水能等方面来分析。
点评:该题以区域等温线图切入,综合考查区域判读、等温线判读、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及成因等知识,题目的综合性较强,考查较全面。解答此题需注意以下几点:(1)等温线的分布特征描述主要可据图回答,等温线弯曲原因的分析要联系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差异进行分析。(2)甲、乙两地冬季气温的差异主要应结合区域判读,明确两地的位置差异、地形特点、此时的大气环流形势等方面进行分析。(3)沼泽地的成因主要与地形、气温高低、降水多少等有关;沼泽属于典型的湿地,其生态作用可参照湿地的生态作用进行回答。(4)甲地处于大兴安岭西侧,因此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生产方式粗放;乙地位于东北平原,发展农业要面临热量不足、盐碱化、冻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多选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
1、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植被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B.导致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水分及其组合
C.河流冬季结冰期较长且有凌汛现象
D.可能位于陕西省南部或其以南地区
2、该地的主要农作物可能是
[? ]
A.水稻
B.大豆
C.甜菜
D.油菜
参考答案:1、BD
2、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2为“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4~5题。
?
小题1: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A.50°N、(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B.90°N、赤道低压带
C.30°S、(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D.60°S、赤道低压带
小题2:由气压值推断此时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1: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口与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