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1.1.若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2.图中反映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高-低”的是3.图中四个点中可能反映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模式的4.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①
F.②
G.③
H.④
I.①
G.②
③
④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生育率
参考答案:1. C
2. D
3. A
4.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2.读图④点人口出生率约3.3%;死亡率约3.1%;自然增长率约0.2%
3.注意是我国城市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低—低—低”模式
4.结合世界人口发展模式转变图,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先由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20世纪末,大批卢旺达难民向国外迁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部族战争
C.自然灾害
D.开发资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卢旺达因内战而导致人口迁移,主要影响因素为战争。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以下各题
1.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2.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3.X、Y两国主要人口问题分别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E.尼日利亚
F.印度
G.泰国
H.日本
I.人口老龄化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G.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人口老龄化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参考答案:1. D
2. D
3.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目前Y国少年儿童比重低,老年人口比重高,人口增长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目前类似于Y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国家大部分为发达国家。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X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高,青少年幼儿比重大。Y属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1935年,胡焕庸先生提出黑河一腾冲线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黑河腾冲线2.该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有
①西侧生态环境脆弱
②西侧人口迁出数量多
③东侧自然条件优越,自然灾害较少
④东侧经济较发达,促使人口集聚
A.与我国季风区界线基本一致
B.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基本一致
C.附近集中了我国多数大城市
D.附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E.①②
F.②③
G.①④
H.③④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
1.图中看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黄土高原、四川盆地的西部和横断山脉,地势陡峭,起伏大,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频发地;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彦克拉山—冈底斯山,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的大城市集中分布东部平原地区,故D
2.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此线的东部,由于自然环境优越,农业基础好,经济条件好,交通发达,人口集中分布,但由于季风的影响,东部的旱涝灾害、寒潮等气象灾害多发。西部由于自然环境的脆弱,环境的承载力小,经济落后,人口分布少,密度稀疏,故选C。
考点:考查人口的合理容量等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据此回答问题。
1.以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
E.aF.c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木桶效应”取决于最短板,根据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4 500,正确答案选D。
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大约为13亿,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为8-9亿,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为16亿左右,三者的关系是b<a<c。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木桶效应”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