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某工业企业的收入总额与生产成本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效益看,该企业最适合布局的区域在2.该企业在城市空间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o-a
B.a-b
C.b-c
D.c-d
E.原料
F.市场
G.能源
H.科技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收入和成本曲线判断利润空间变化规律,进而判断企业在城市空间布局的主导因素。
1.从经济效益看,在a-b区间,收入减去成本的差值最大,也就是利润空间最大,是该企业最适合布局的区域。
2.根据上题结论,该企业a-b区间利润最大,离市中心近,市场需求大,所以市场是该企业在城市空间布局的主导因素。
考点:该题考查工业布局和区位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1978—2012年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2.该地农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长江三角洲
D.内蒙古高原
E.全球变暖
F.城市化快速发展
G.粮食政策调整
H.灌溉技术的发展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信息,该地区农业是以种植业为主,则可以排除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又该地区渔业产值比重较大,黄土高原不符合,即选C。
2.结合上题结论,长江三角洲农业结构发生转变,种植业产值比重降低、畜牧业产值比重增加,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是由于长三角城市化快速发展,工业和建筑等用地增加,占用大量耕地,导致种植业面积减少。
考点:该题考查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结构调整。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根据我国农业部2003年2月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2.上述四种农作物优势产区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E.自然条件
F.交通条件
G.劳动力因素
H.机械化程度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根据农作物的分布,①主要在东北,所以为大豆、②主要在长江流域,所以为油菜、③在华北,新疆,所以是棉花、④在南方,所以是甘蔗。选择D项。
2.农业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布局,主要是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形成的。选择A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7为“2008年中国十大粮食短缺省的粮食输入量(单位:万吨)”。读图回答问题。
? 1.广东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平坦,光照充足
②水热充足,土壤肥沃
③地广人稀,科技水平高
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2.广东成为第一粮食调入大省,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3.下列缓解广东粮食问题的措施中,正确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E.山区面积广,耕地面积少
F.自然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
G.产业结构调整,人口迁入多
H.制造乙醇汽油,粮食消耗量增加
I.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生态农业
G.精耕细作,发展密集农业
扩大生产规模,发展专业化农业
加大劳动力的投入,发展商品化农业
参考答案:1. A
2. C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粮食问题。
1.珠三角的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水稻种植业,故主要的区位优势体现在自然环境优越,而③④不符合水稻种植业的区位特征。
2.珠三角是主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的生产能力较强,但仍需要大量调入粮食,主要从当地的粮食消耗量不断上升分析。故选C项。
3.目前,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通过科技的发展,提高单产,以提高粮食的总产量。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
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2.阶段Ⅱ甲城市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输入,其主要原因是:
①?甲地区城市化发展,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②?乙地区的鲜花和蔬菜生产条件好,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强;
③?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④ 甲地气候变化导致鲜花和蔬菜产量的降低
A.地形平坦
B.雨热同期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不足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①④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
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主要供应当地市场,故由于经济效益较高,布局于距离城市较近的区位,便于销售。选C项。
2.阶段Ⅱ乙地区的鲜花和蔬菜生产不仅供应当地市场还远销甲地区,说明乙地的生产成本低于甲地;而由于鲜花、蔬菜的保质期较短,故远距离销售需要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选B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