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关于乡村聚落形成的正确叙述是(? )
A.人类为了生存,必定希望互助合作和共同生活,由此构成聚居
B.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出现了乡村聚落
C.聚落是一种地表上的人文景观,不受该地理环境影响
D.自然条件是乡村聚落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人类为了生存,必定希望互助合作和共同生活,由此构成聚落。随着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先后起源,出现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人类才开始进入分散的乡村聚落阶段。最初的村落是临时的、移动的。由于当时的耕作方式比较落后,一旦地力衰竭,村落就需搬迁。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乡村聚落逐渐稳定下来,规模和范围也逐渐扩大。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 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5‰,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77亿。下图为“四种人口增长状况柱状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相符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根据人口发展状况,我国应
[? ]
A、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B、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
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D、大力提高农业人口比重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人口老龄化指数”是指同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数(65 岁及以上)与少儿人口数(0 ~14 岁)的相对比值。指数越高说明老龄化程度越深。读2015 ~2030 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指数预测表,回答1 ~2 题。

1.有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15至2030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乡、镇、市
B.老龄化程度提高,加大了教育负担
C.乡人口老龄化指数增高与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有关
D.乡人口老龄化加快,促进了乡新一轮生育高峰
2.应对乡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有
[?]
A.限制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B.加快乡村城镇化建设速度
C.鼓励生育,提高青少年人群比例?
D.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分析回答1—2题。

1、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
[? ]
A.韩国、泰国、菲律 宾
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2、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B.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的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
C.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
D.“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有关于中国文化的变化对于人口发展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
A.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B.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C.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D.从“四海为家”到“安土重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