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7-03 07:14:03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下列关于美国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 B 畜牧业产值居世界首位 C 小麦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D 农业生产高度专门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美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a、图b分别是“某两个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数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小题2:流经山脉③西侧的洋流是( )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北太平洋暖流 C.秘鲁寒流 D.本格拉寒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纬度位置和地形剖面图可判断,a表示北美洲大陆,则①表示落基山脉;b表示南美洲大陆。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流经南美洲西部沿海的洋流应为秘鲁寒流。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世界主要大洲的地形分布特征,注意抓住图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西亚和北非分布的主要人种是(?)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全不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西亚和北非分布的主要是阿拉伯人,为白色人种。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四幅气候统计图中, 表示a农业区气候的是?(填字母),其气候特征是?。 表示b农业区气候的是?(填字母),其气候特征是?。(4分)
 (2)c、d所在区域的主要地貌类型是?,两个农业区(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3分) (3)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6分) (4)字母f所在区域重点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产品,属于典型的“时鲜业”,这些农产品能快速地供给到东北部工业区,主要依赖于?条件的改善。(2分) (5)说出字母e所在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及在西欧形成该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3分)
参考答案: (1)A?雨季降水量大,旱季炎热少雨(2分)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分) (2) 平原?小麦?玉米(3分) (3)甲图为季风水田农业?区位条件: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劳动力丰富 乙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优越;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6分) (4) 交通运输?(2分) (5)乳畜业?饲料因素?市场因素(3分)
本题解析:第(1)题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可知:a农业区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b农业区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读气候统计图可知:A图为热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雨季降水量大,旱季炎热少雨。D图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第(2)题c、d所在区域的主要地貌类型是河流冲积形成的平原,c农业区是小麦带,d农业区是玉米带。第(3)题根据图中空间位置可知其农业地域类型,联系两农业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可知其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第(4)题字母f所在区域距离东北工业区较远,又因水果、蔬菜、花卉等农产品不适宜长时间储存,所以这些农产品能快速地供给到东北部工业区,主要依赖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第(5)题字母e所在区域工业发达,城市众多,又因此区域纬度较高,热量较差,适合牧草的生长,所以形成此区域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 点评:本题结合图示考查亚洲和美国主要农业区的气候类型、种植的农作物、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及形成的区位条件,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图示农业区的空间位置的识记,会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去分析其形成的区位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国家的农业类型以________农业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经济作物是________。(3分) (2)据报道,1960年以来,图中湖泊的面积、水量、水面高度均在减少,而湖水盐度开始接近海水盐度,原始有机体大量死亡。试说明其原因。(6分) (3)为减缓D湖生态恶化、水量减少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 (1)灌溉 小麦 棉花(每空1分,共3分) (2)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2分);河流沿岸农业灌溉用水消耗太多(2分);河流沿岸工业及生活用水消耗过度(2分)。 (3)加强国际协作(2分);控制河流用水量,发展节水农业(2分);种草种树,恢复植被(2分)。
本题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的轮廓分布判断,该地区位于中亚,为咸海周边地区。其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成因主要是由于海陆位置的影响。图示B国位于干旱地区,故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为灌溉农业,位于温带地区,故粮食作物为小麦,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之称。 第(2)题,图示水域为咸海,为内陆湖,其水量主要来自于河流径流量的注入,水量的损耗主要为蒸发,故其水量减少,盐度升高,主要从自然原因蒸发加大和人为原因,河流沿岸用水量加大和上游的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入湖径流量减少。 第(3)题,治理措施主要针对原因,故主要从恢复流域内的植被和减少河流沿岸的用水量,增加入湖径流量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进行区域定位,并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影响区域发展变化的原因,难度一般。另外本题还可考查B国棉花种植的优势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