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7-03 07:14:03
【 大 中 小】
|
1、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示区域共有?个板块,A半岛位于?板块。(2分) (2)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图中的B、C、D海(或洋)域面积都在发生变化,其中至今面积仍有扩大趋势的是?海域;面积不断缩小的是?海域;试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缩小的原因是?____。(3分) (3)C,A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图上标注伊朗、亚丁湾、尼罗河。
参考答案:(1)3 ;?印度洋。(2分)? (2)B、D? C 、?地中海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处。 (3分) (3)?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2分) (4)略(3分)
本题解析:(1)图示区域包括了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分布。A半岛为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2)图示B位于大西洋,由于大西洋中脊为生长边界,故大西洋的宽度在扩大,而D为红海,为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故宽度在扩大。C为地中海,位于板块消亡边界,故面积不断缩小。(3)图示C位于地中海沿岸,故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A位于阿拉伯半岛,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故形成热带沙漠气候。(4)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标注,伊朗位于A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波斯湾以东北地区。亚丁湾位于非洲索马里半岛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尼罗河位于非洲东北部,自南向北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结合图示掌握世界板块的分布和板块运动的基本概况;结合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主要的地理事物分布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34~35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濒临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 B.两河流域是指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 C.地形由两个高原和一个平原组成 D.国家都属于阿拉伯国家
| 小题2:从②运输石油到意大利,走水路依次要经过 A.土耳其海峡、曼得海峡、红海 B.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 C.霍尔木兹海峡、曼得海峡、苏伊士运河 D.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曼得海峡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西亚北非地区。图示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A项正确。②从波斯湾出印度洋需经过霍尔姆兹海峡,从印度洋进红海经过曼德海峡,从红海进地中海经过苏伊士运河。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有关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俄罗斯北部,有世界最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位于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C.乌拉尔工业区利用本区丰富的铁矿和有色金属资源,建立了钢铁、机械等工业 D.俄罗斯农业发达,谷物产量高,粮食自给有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国家。A项俄罗斯北部,有世界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错误;B项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为苏必利尔湖;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泊;错误;D项受纬度位置影响,热量不足影响俄罗斯的农业生产,故粮食需要进口。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2009年10月2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国际奥委会投票中,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击败美国芝加哥、西班牙马德里、日本东京,获得第31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图说明里约热内卢相对于其他三城市地理位置的独特性。(2分) (2)简述巴西相对于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城市化进程的不同。(4分) 材料二?巴西虽身为石油大国,可再生能源供应能力也很强。以2009年为例,可再生能源占全国能源总量的45.8%(其中生物质能源占31.8%,水能占14%)。 材料三?巴西地图A和巴西地图B
 (3)据图文信息材料,简析巴西可再生能源供应能力强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环境的有利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 (2)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美国; 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 (3)原因:巴西甘蔗等生物能源原料充足;巴西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影响:缓解全球变暖问题;减轻环境污染。
本题解析: (1)联系对地理位置描述,从图示可以判断里约热内卢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而其它三城市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2)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美国属于发达国家,所以巴西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美国;而城市化进程表现为 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 (3)巴西的生物质能源的原料主要是甘蔗,读图可知,巴西的气候湿热,地势平坦,所以甘蔗的种植面积广,甘蔗的产量丰富;巴西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生物质能源的使用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少,废弃物较少,而水能为清洁能源,所以巴西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缓解全球变暖问题;减轻环境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3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新加坡气候资料,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4分) (2)新加坡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据图文材料概括,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自然原因。(4分) (3)新加坡是全球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人口约500多万。据上述文字材料概括,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社会经济原因。(4分) (4)根据图文材料可知,由于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为了阻止海水倒灌,该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除上述措施及?(根据临海角度)、废水回收利用外,该国还向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其主要原因是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6分) 新加坡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居住问题 (5)根据该国2008年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图,概括该国公共住房的分布特点。(2分)
 据图可知,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和 ?。(4分) 地铁通常指地下铁路;狭义上专指在地底运行为主的城市铁路系统,是大城市交通中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 (6)根据上面的图文材料,概括新加坡大力发展地铁的原因。(6分)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土地、电力等生产成本上升,加上我国中西部地区自身在承接产业方面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不足等问题,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出现一种新趋势,由以往一味向北边内陆地区转移,开始向南边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转移。 (7)简要分析我国珠三角地区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终年高温多雨?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4分) (2)四周环海,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陆地上储存地表水、地下水等淡水条件差;河流短小(4分) (3)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4分) (4)修建水坝?海水淡化?海峡 (5)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6)(6分)新加坡土地面积小,人口密度大;(2分) 大力发展地铁,节省土地,将铁路建于地底可节省地面空间;(2分) 铁路建于地底,可减少地面噪音;(2分)减少干扰,行驶路线不与其它运输系统重;(2分) 节约能源,车速度稳定,大量节省通勤时间;(2分) 减少污染,地铁使用电能,没有尾气的排放。(2分)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7)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土地、电力等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利润逐步下降; 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不足,使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吸引力不足; 东南亚土地和劳动力廉价;东南亚环境优美,环境质量好; 东南亚国家纷纷采取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到东南亚投资建厂。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本题解析: (1)读新加坡气候资料图可知,新加坡各月平均气温约30度,降水量大,年降水量超过2000mm,属于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成因是位于热带,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2)新加坡是个岛国,四周环海,国土面积小,约640平方千米。面积小,导致河流短小。岛上地势低平,陆地上储存地表水、地下水等淡水条件差。所以缺水。 (3)结合前面材料,从自然因素看,新加坡是个缺水的国家。由题干内容可知,新加坡面积狭小,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这些社会因素,进一步加剧了缺水的情况。 (4)为解决海水倒灌的问题,新加坡采取了修建水坝的措施。 为了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新加坡还采用了海水淡化 技术。废水回收再利用技术,还经过狭窄的柔佛海峡,向马来西亚购买淡水。 (5)公共住房建设,主要为方便人们的生活、工作、购物、娱乐等,便于人们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所以要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 (6)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新加坡土地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大力发展地铁,可以节省地表的土地,将铁路建于地底可节省地面空间。还可减少地面噪音,减少干扰,行驶路线不与其它运输系统冲突。建地铁可以节约能源,地铁车速度稳定,还能大量节省通勤时间。地铁使用电能,没有尾气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7)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促使我国经济增长快,经济水平比东南亚国家高,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土地、电力等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利润逐步下降。要求进行产业升级。 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不足,致使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不足。东南亚地区土地和劳动力廉价,环境优美,环境质量好。东南亚国家纷纷采取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到东南亚投资建厂。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