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措施中,既能起到防暴雨洪涝灾害,又能起到防旱灾作用的是 ? ? ? ? ? ? ? ? ? 。
①整治河道 ? ? ? ②修建水库 ? ? ? ? ③植树造林 ? ? ? ? ?④打机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水库和森林都具有调节局部小气候的功能;且水库能调节河流流量,森林能涵养水源,故起到旱涝兼治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应掌握自然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主要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丹霞地貌是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2010年8月,广东丹霞山等六处南方湿润地区的丹霞地貌,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形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主要是2.该类岩石的最主要的特点是3.塑造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火成岩
E.矿物晶体颗粒较粗
F.岩石中有许多气孔
G.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H.能剥成薄片、薄板
I.流水侵蚀
G.流水堆积
风力侵蚀
海浪侵蚀
参考答案:1. B
2. C
3. A
本题解析:1.红色砂岩、砾岩属于沉积岩。
2.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3.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苏州成为旅游特色城市是因为
A.交通发达,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B.工业发达,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C.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独具特色
D.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苏州的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独具特色,使其成为旅游特色城市。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以下各题。
1.甲、乙两湖所处的典型植被分别是
①温带荒漠?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③热带荒漠?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造成两湖泊面积在缩小的人为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3.近年在乙湖地区实施“退田还湖”工程,已出现的变化是
①降水明显增加?②蓄洪能力明显提高?
③通航能力明显提高?④生态环境改善,候鸟回归数量明显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④①
E.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F.气候干旱,蒸发旺盛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G.沙漠侵吞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H.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I.①②
G.②③
①④
②④
参考答案:1. A
2. D
3.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甲为中亚的咸海,周围典型的植被温带荒漠;乙为洞庭湖,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典型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甲湖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地区引水灌溉,导致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小;乙湖主要是人类的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实施“退田还湖”工程可以使蓄洪能力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改善,候鸟回归数量明显增加。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图是修建山区公路前后的两幅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修建公路后,小河沟含沙量的变化及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含沙量减少;②含沙量增加;③植被破坏,易水土流失;
④路面平坦,不易水土流失;⑤山体坡度变陡,易水土流失。2.照此下去,该山地公路的安全最容易受到何种灾害的威胁3.为了保证公路的安全和区域的生态环境,应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①植树种草? ②修筑水泥路面? ③修筑水泥护坡? ④河流上游修建水库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④
E.泥石流
F.滑坡
G.洪水
H.地震
I.①②
G.①③
③④
①④
参考答案:1. C
2. B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图示,修建公路后,导致了植被破坏和山体坡度变陡,故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加重,而使河流含沙量加大。
2.结合上题分析,山区地形起伏大,且植被破坏严重和工程建设导致山体坡面的碎屑物增加,故可能直接导致滑坡多发。而泥石流和洪水需要暴雨诱导;地震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不大。
3.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一般针对原因分析,结合上题分析,坡面松动和植被破坏是导致该公路沿线滑坡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故治理措施主要从加强护坡工程和恢复植被分析。故选①③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自然灾害。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属于材料和自然原理的综合分析型试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值得借鉴。能抓住图示的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和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是解题的关键,并掌握利用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分析治理措施的一般分析思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