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的消息:执行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通过出厂评审,转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任务实施前最后阶段的测试工作。根据计划,我国将于今年三、四季度先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人类发射的各种飞行器,属于利用宇宙资源中的2.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选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的主要原因是
A.空间资源
B.太阳能资源
C.矿产资源
D.旅游资源
E.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F.丰富的能源、资源条件
G.比较理想的气象条件
H.发达的科技条件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宇宙中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人类发射的各种飞行器属于利用空间资源,所以答案选A。我国有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甘肃的酒泉、四川的西昌、山西的太原、海南的文昌。甘肃的酒泉地处西北内陆,拥有比较理想的气象条件,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
A.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
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E.南极圈出现极昼
F.北极圈出现极昼
G.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H.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
I.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G.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参考答案:1. B
2. D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运动。
1.太阳直射点位于B位置,即表示北半球夏至日,故B项正确。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时,即表示北半球秋分日,则全球昼夜平分。
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即表示北半球冬至日,地球公转正逐渐接近近日点(1月初),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甲中A、B、C、D、各代表 :A. B 。
C D 。
(2)、图乙中数码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是:
①+②是 ;④是 ;①+②+③是 ;
(3)①+②圈层的厚度分布规律: 。
在2900km深处,依据地震波速度特点,可以推测E层物质状态为 。
参考答案:
(1)横波 纵波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地壳 软流层 岩石圈
(3)大陆地壳厚,大洋地壳薄,图中由陆地到海洋地壳厚度逐渐变小。 液态。
本题解析:
(1)读图,图甲中A在2900千米处消失,是横波。B可以穿过各种介质,是纵波。C是莫霍界面,D是古登堡界面。
(2)图中①是陆壳,②是洋壳,合在一起是地壳。④是软流层,范围从60-400千米深度。③是上地幔顶部,①+②+③合在一起是岩石圈。
(3)地壳分陆壳和洋壳,大陆地壳厚,大洋地壳薄,图中由陆地到海洋地壳厚度逐渐变小。 在2900km深处,依据地震波速度特点,横波不能穿过,消失,可以推测E层物质状态为液态。
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震波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图所示是地球侧视图,MN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2.若图所示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且M、N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
E.0:00
F.8:00
G.16:00
H.20:00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半球的划分和太阳光照图的判读。西半球的范围是160°E←180°←20°W,判断M点经度为160°E,地方时为18:00,则120°E地方时15:20。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所以该日为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本题考查日期分界线。日期分界线有一条,一条为180°经线,为人为的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为0:00所在经线,为自然界线。根据图中新旧日期范围相等,则0:00所在经线为0°,北京时间为8:00。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
B.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组成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