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9年1~6月我国大豆进口量为2 209万吨。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很畅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根据材料三,分析中美两国玉米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参考答案:(1)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4分)
(2)土地肥沃,地广人稀(4分)
(3)价格低,含油量高(2分)
(4)相同点:均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于玉米生长;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在50%以上。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国营农场,美国的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美国玉米带的区域专业化和经营专业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此外,我国玉米带所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土地价格低。(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农业生产的比较。(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而影响机械化和水利化的主要是地形条件。(2)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最大优势的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且黑土肥沃。(3)结合资料二反映进口大豆的含油量高,且价格较低。(4)结合材料三,从纬度、地形、土壤有机质、气候、种植面积比重、单产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四幅农业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2、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B、乙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 
D、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参考答案:1、A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面两幅图,结合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生产特点,回答2题。

小题1:若左图中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投入要素中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投入、科技投入(不考虑其它因素),则图中四点最能体现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