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A.L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M属于太平洋板块 B.A地大气对流层比B地薄 C.E、G、F、H四处盐度最高的是E D.海洋C处为高压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10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参考答案:(1)热?北?西南?(2)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由赤道向两极?热量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1)图示A位于回归线以内,为热带。此时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判断为北半球夏季,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2)图示B位于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E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形成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C→D→E地自然带的变化呈南北方向自然带有规律的递变,故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以热量条件为基础。(3)图示洋流①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故判断为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为降温减湿。(4)图示②位于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之间的红海。属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边界。(5)当A地盛行西南季风时,为北半球夏季,故北半球昼长夜短;长江流域处于雨季,故正处于汛期。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是两个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2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
小题1:甲地位于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因此位于南温带,乙地位于河谷地区,排除②④。
小题2:由于两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别为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因此干湿季明显,这两个地区的植被都以草原为主。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其正式名称应该叫钓鱼岛列岛,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位于123°E-124°E、25°N- 26°N,距我国台湾基隆约102海里,距日本那霸约230海里,其海域为沉积盆地,富藏石油。
材料二:我国东海部分地区海底地形图
材料三:日本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根据材料二图中等深线判断,甲地的海底地形为?,图中乙岛屿是我国的钓鱼岛,从海底地形说明是我国的领土。(3分)
(2)根据材料三,若图中等温线表示1月份0℃等温线,指出A、B两处气候类型,并从大气环流、下垫面等方面解释A地气候的成因。(8分)
(3)请解释日本多地震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1)(3分)海沟(1分);乙岛屿位于我国大陆架上(1分);是我国大陆向海洋延伸的部分(1分)。
(2)(8分)类型:A处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B处为温带季风气候(1分);?
原因:该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1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1分);
为季风气候。A处为岛国(1分);受海洋性影响较大(1分);
A处受 暖流影响,增温增湿(1分),所以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
(3)(3分)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1分),(碰撞挤压)消亡边界(1分);地壳活跃,多地震(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1)图示甲地等深线密集,故坡度大,表示大陆坡。从图示的等深线分布来看乙岛屿水深低于200米,位于我国沿海大陆架海域。(2)A冬季气温在0°以上,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乙地冬季气温在0°C以下,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东亚季风的成因主要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分析,注意结合海陆位置、冬季风的影响等方面分析。(3)日本多地震主要从板块位置和地壳运动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环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下表示意环北极部分国家北极地区土地、人口、GDP占全国的比重(人口为2006年数据;GDP为2005年数据)。完成22~23题。
| ?国?家? | ?加拿大 | ?美国 | 俄罗斯 | ?丹麦? |
| 北极地区土地面积占国土比重(%)? | ? 43.74 | ?6.1 | 51.67 | ?98.O5 |
| 北极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 | ? 1.94? | ?1.94 | ?5.0l | 1.94? |
| 北极地区GDP占全国比重(%)? | ? 2.1? | ? 0.3 | ?12.6 | ? 1.3?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能力。
小题1:根据表格信息,四国在北极地区的土地面积、人口比重及GDP比重,都是俄罗斯最高,可见北极地区对俄罗斯的最用最大;
小题2:限制北极地区经济发展最大的限制因素即纬度高,气候寒冷,故随着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有所改善,则北极地区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将加大,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高频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