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试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2019-12-19 06:51:24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由13人组成的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于2004年12月12日从中山站正式启程,行程1200多公里,于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点16分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一A),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南极冰盖最高点的蓝天之下。回答问题。 小题1:五星红旗飘扬的方向为 A.东南 B.西北 C.正东 D.正北
| 小题2: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洲海拨高度仅次于非洲,居世界第二位 B.该季节南极地区出现臭氧层空洞 C.考察队员向冰穹一A前进的全过程中北半球白天越来越长 D.冰穹—A位于东半球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小题1:南极地区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南半球的极地东风为东南风,故红旗向西北方向飘。 小题2:A项南极洲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错误;B项南极臭氧空洞最明显的是9—11月;错误。C项北半球冬至日时,昼长最长,故从12月12日到1月18日期间,北半球的昼长先变短,再变长。故C项错误。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俄罗斯海港摩尔曼斯克濒临北冰洋,是不冻港的原因是:(? ) A.纬度位置决定 B.大气环流决定的 C.洋流影响所致 D.地形决定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对象 影?响 举?例 气候 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都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澳大利亚、秘鲁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都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使海底营养盐上泛,或沿岸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盐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 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欧洲北海渔场都形成于寒、暖流交汇处;秘鲁渔场则受上升流的影响。 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 海洋污染 扩大污染范围,加速污染物扩散。 油轮发生泄漏。 摩尔曼斯克虽位于北极圈以内,但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终年不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11分)
  图12 ⑴按要求完成下表内容:(4分)
代号
| 已建或拟建运河名称
| 沟通海域或大洋
| 位于的国家
| A
| ?
| 泰国湾、安达曼海
| 泰国
| B
| ?
| 红海、地中海
| 埃及
| C
| ?
| 加勒比海、太平洋
| 巴拿马
| D
| ?
| 北海、波罗的海
| 德国
| ? ⑵若我国某海军编队从青岛出发,计划先后出访美国旧金山、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及亚历山大、印度孟买等地,完成环球航行后回国,要经过图中的四条运河,请你拟定比较合理的航行线路(不考虑其它因素):从青岛出发,其依次经过的运河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2分) ⑶图中四运河附近,自然带可能相同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代号)。(2分) ⑷经A处附近海峡运输石油的东亚国家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⑴(4分) 代号 已建或拟建运河名称 A 克拉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巴拿马运河 D 基尔或北海-波罗的海运河 ⑵C D B A(2分)?⑶A? C (2分)?⑷日本、中国、韩国(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下图为“1271 - 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和“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经过的海峡D、F分别为??、?。(2分) (2)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右图中的A?,B?,C?(填数字代号)。其中A地的气候形成原因是??,全球的分布规律?。(7分) (3)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②所表示的气候类型名称是??,其气候特点是 ?,成因是 ?。(3分 )
参考答案: (1)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2)A—①? B—④? C—③?夏季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3)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常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09年9月30日和10月1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巴东市(1°S,100°E)附近海域接连发生两次7级以上大地震,有5000多人遇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这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震中位于太平洋板块 B.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 C.板块张裂导致了这次地震的发生 D.震后要向印度洋沿海国家发布海啸警报
|
小题2:地震发生时防御灾害的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A.在学校,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
房间
B.在街上行走时,用手护在头上,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C.在商店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旁边,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
D.处于住宅楼上,原则上要迅速乘电梯或走楼梯向底层转移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