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建设规划图”,其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直接根据图示的盛行风向判断,工业区应布局于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垂直的郊外,减轻对城市的大气污染,且绿化带应布局于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减轻居民区受工业区的环境污染。
点评:本题难度低,属于主干知识考查,学生只要能掌握工业区的布局于盛行风向的关系和绿化带的布局特征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
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景和价格提高
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要下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工业所需的原料不断减少,且原料的远距离运输成为可能,故使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不断下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工业区位布局的主要因素的发展变化和原因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分别示意四个主要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中线段长度表示其影响程度大小。表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甲图中原料对工业的影响程度最大,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乙图中技术对工业的影响程度最大,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丁图中市场对工业影响程度最大,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而丙图中劳动力对工业影响程度最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雷达”式统计图(图5—27),该图反映国家从1959年至1985年影响制造业生产的四要素(知识、资源、劳动力和资金)所占工业产值的份额,分析后回答:

图5—27
(1)该国在1959年,四种工业类型所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是:
资金密集型工业占?%;知识密集型工业占?%;劳动密集型工业占?%。
(2)从图中信息概括该国从1959年至1985年制造业发展变化的显著特点:?。
(3)从发展水平看,该国属于?国家,该国从1959年至1985年的工业布局发展趋向是?。
参考答案:(1)20? 10? 50
(2)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发展
(3)发达?集中走向分散
本题解析:经济水平低的地区,多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可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科技发达地区可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由图中1985年知识密集型工业占总产值50%,可判断为发达国家。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9,回答问题。?

图中数码③④所示地区与下列“常年平均风向”“工业分布示意图”连线正确的是

A.③—丙—c、④—丁—d
B.③—乙—c、④—甲—d
C.③—丁—d、④—甲—a
D.③—甲—a、④—丁—b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亚洲的季风气候和工业布局。第27题,图示③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故常年盛行风向为东南风和西北风(与丁图符合);工业区应布局于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西南或东北方向的郊外;故bd工业分布适宜;图示④位于印度半岛,故常年盛行风向为西南风和东北风(与甲图符合);工业区则应布局于东南或西北方向的郊外;故a符合;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