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我国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和火山爆发
B.洪涝和干旱
C.台风和寒潮
D.滑坡和泥石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2006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问题
1.此时由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降雨,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2.这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在西南地区最有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锋面在附近活动
C.山地抬升偏北风
D.受台风登陆影响
E.泥石流
F.地震
G.洪涝灾害
H.水土流失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11月7日,由于南北纬度相差较大,因此形成冬、秋、夏共同出现的状况,长江以南地区的降水主要是锋面雨。
2.结合上题结论,我国西南地区受大范围的降雨影响,且该地区地形起伏大,植被破坏较严重,故判断可能引发泥石流灾害。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天气和地质灾害。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掌握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能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进而分析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水体中自净能力最强的是
A.青海湖
B.结冰时的黄河
C.7月份的珠江
D.深层地下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水体流速和流量大,不仅水体中污染物浓度稀释扩散能力随之加强,而且水汽界面上的气体交换速度也随之增大。河流中流速和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丰水季节,流速和流量大,有利于自净。所以7月份的珠江水体自净能力最强。
考点:本题考查水体自净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水体自净能力的相关知识。水体本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即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清洁,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过程。水体自净能力与水体流速和流量密切相关。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几内亚比绍政府曾经和美国、西欧几个国家的废物处理公司秘密签订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5年内要接受该财团15吨有毒废物,从而获得6亿美元现钞,后因舆论压力而被取消。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污染物转移实质是2.有关污染物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3.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除经济和技术水平低的原因外,还有
A.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
B.资源短缺
C.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D.任意排放废弃物
E.不会带来危害,因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气候,环境自净能力强
F.几内亚比绍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不会引起环境问题
G.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
H.倾倒的污染物会给该国带来环境污染
I.污染物排放量比发达国家多
G.生态环境脆弱
对环境问题无知
从发达国家转移过来大批污染严重的企业
参考答案:1. A
2. D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环境问题。
1.材料反映的污染物转移主要是主要经济利益,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故选A项。
2.污染物的转移利于迁出地改善环境条件,但对迁入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3.由此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较发达国家严重,除了经济和技术因素,还有发达国家的转移污染。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中国气象报》2010年11月27日讯:27日凌晨3时许,安徽省安庆市区出现罕见的“泥雨”天气,很多车辆都被浇得灰头土面。该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结果显示,前日晚8时左右外地不明具体来源的、巨大范围可吸入颗粒物侵入该市上空。据安庆市环保局介绍,这已是今年该市下的第二场“泥雨”。据此完成问题。1.你认为安庆地区26日的“不明具体来源的、巨大范围可吸入颗粒物”最可能是2.该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和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①强风 ②沙源
③不稳定的天气
④野生动植物的生境遭到破坏
A.森林资源匮乏
B.草场退
C.水土流失
D.沙尘
E.②③④
F.①③④
G.①②④
H.①②③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
1.材料中“前日晚8时左右外地不明具体来源的,巨大范围可吸入颗粒物侵入该市上空”是题眼,说明当时发生了一次沙尘天气。
2.野生动植物的生境遭到破坏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