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宇宙中的地球》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2019-12-19 07:46:46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2010年中秋时,地球距离月球约为40万公里,上海市民看到的中秋月是近18年来最小的。当中秋月最圆时,又恰逢24节气中的“秋分”,即“秋分”和望月发生在同一天。1.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平均约为2.2010年中秋时,月球绕地球公转的速度应比平均公转速度3.2010年中秋节当天,上海 A.12°/天 B.13°/天 C.15°/天 D.1°/天 E.慢一些 F.快一些 G.一样快 H.不能判断 I.白昼长度大于夜晚 G.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太阳从正东方升起 日月基本同升同落
参考答案:1. B 2. A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月球和地球运动。 1.月球公转的周期约为27天7小时,故可计算月球公转的角速度。 2.月地平均距离约38万公里,故2010年中秋时,为月球距离地球的远日点附近,故公转速度较慢。 3.材料反映2010年中秋为秋分日,故全球昼夜平分,上海昼夜等长;上海市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为夏至日;错误;满月时,日月为此起彼落;故选C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地幔的软流层位于( ) A.莫霍界面以上 B.上地幔上部 C.下地幔上部 D.地幔底部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地幔中的软流层主要位于上地幔上部。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内部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中①②③④4条折线表示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情况,⑤曲线表示四地中的某地昼长随季节变化的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四地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是2.关于①地判断可信的是3.曲线⑤所示昼长季节变化情况,与下列那一地最相近4.关于②③两地比较分析,正确的是5.关于③④两地的判断,合乎实际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E.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3°08? F.正午太阳高度:H6月1日>H6月10日 G.夏至日时 H.标杆影长大于标杆长度 I.冬至日时 G.早晨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①地 ②地 ③地 ④地 只考虑太阳辐射时 气温年较差:T③>T② 植被、土壤类型相同 降水:R②>R③ ②地作物一年三熟,③地作物两年三熟 ③地在南半球,④地在北半球 ④地夏至日夜长和冬至日昼长均为18小时30分钟 ③地红旗经常飘向东北 ④地夏至日日出时间比冬至日早
参考答案:1. A 2. B 3. C 4. A 5.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中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四条拆线的变化分析,①地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二至日达到最小值且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判断①地位于赤道。②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冬至日达到最小值,且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判断②地位于北回归线。③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拆线与②相似,但是最大值小于②地,所以③位于北半球且纬度比②地高。④地正午太阳高度拆线与③地相反,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相同,说明④地位于南半球且纬度数值与③地相同。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是纬度低,线速度大,所以四地的线速度关系是①>②>③=④,A对。B、C、D错。 2.结合上题分析,①地位于赤道,可以计算出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A错。6月1日比6月10日时①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小,所以正午太阳高度:H6月1日>H6月10日,B对。夏至日时, 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66°34?,标杆影长小于标杆长度,C错。冬至日时,早晨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D错。 3.读图,曲线⑤表示夏至达到一年中昼长最大值,昼长超过18小时,说明大约在3:00日出,21:00日落,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结合前面题的分析,③地位于北半球且纬度最高,与该地最相近,C对。①、②地纬度低,昼长小于14时,④位于南半球,所以A、B、D错。 4.根据前面问题中的分析,②、③两地都在北半球,且②地比③地纬度低。只考虑太阳辐射时,纬度高气温年较差大,所以T③>T②,A对。纬度不同,热量不同,植被、土壤类型就有差异,B错。影响降水的因素很多,②地位于北回归线,虽然纬度比③地纬度低,但降水量不一定大。C错。根据两地的大约纬度,②地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③地作物一年一熟,D错。 5.结合前面分析,③地在北半球,④地在南半球,A错。读拆线图判断,④地纬度数值与③地相同,所以昼长、夜长时间相同,季节相反。③地夏至日昼长18小时30分钟,所以④地夏至日夜长和冬至日昼长均为18小时30分钟。B对。根据③地昼长判断,③地可能受副极地低压带、或极地东风带影响,红旗经常飘向西南方向。C错。④地夏至日当地是冬季(昼长小于夜长),日出时间比冬至日(当地是夏季,昼长大于夜长)晚,D错。 考点:该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地球自转速度,区域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中直线为经线、圆圈为纬线,该纬线穿过两块大陆的北部,纬线圈中心点处太阳高度为20°,表为当日A、B两地昼长时间,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在A、B两地的游客同时看到了日出,则A地位于B地的2.下列叙述与图4所示信息相符的是3.若图中15°经线的地方时为21: 00,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D.东北 E.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F.图示日期是在9月21日—12月22日间的某一天 G.图示可以表示某一时刻 H.图中甲处位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 I.甲地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 G.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3/4 甲地可见正午的阳光 甲地此刻的太阳高度为90。
参考答案:1. B 2. C 3. C
本题解析:1.根据圆圈为纬线,该纬线穿过两块大陆的北部,所以判断该纬线圈穿过的陆地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该地位于北半球,A地昼长小于B地,所以B地纬度高,在北方,A地位于南方。该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两地位于晨线上,B点位于高,偏西,A点纬度低,偏东,所以A地位于B地的东南。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根据纬线圈中心点处太阳高度为20°,表示太阳直射20°N,图示可表示某一时刻,甲处经度为120°W,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图中15°经线为15°E,地方时为21:00,则180°的地方时为8:00,新的一天的范围为8个小时;120°W的地方时为12:00,甲地太阳高度为一天当中最大的时刻,但是未达到一年中最大的时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世界上热带草原面积最大的地区是 A.亚洲 B.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气候。非洲刚果盆地南北两侧的热带草原为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