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 2001年3月在甘肃永靖县境内的一处山坡上发现了恐龙脚印,恐龙脚印一直通向附近被沉积岩岩石覆盖的地方。据此回答1—2题。
1、恐龙大量繁生的时代是
[? ]
A、太古代
B、元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2、根据恐龙脚印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
A、干旱环境
B、地势低洼的河湖岸边
C、热带海域
D、森林密布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5,完成问题。
1.图中字母分别代表城市中的不同功能区,其中e区域通常是2.图示城市空间结构属于
A.中心商务区
B.批发与轻工业区
C.低级住宅区
D.高级住宅区
E.扇形模式
F.同心圆模式
G.多核心模式
H.星状环形模式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1.e分布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河流上游,远离铁路和工业区,环境优美,故判断为高级住宅区。
2.图示城市功能区的分布特征:以中心商务区为中心,工业区沿铁路延伸,其他功能区呈放射状向外辐射,判断为扇形模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0年6月5日召开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人居环境”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部副部长高世楫认为,中国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就必然伴随巨大的人口跨区流动,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将出现人类历史上没见过的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据此回答问题。1.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对城市的有利影响是2.为保证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对我国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
B.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
C.繁荣城市第三产业
D.加大城市交通压力
E.严格限制农民进城
F.提高农民素质,合理控制规模
G.只允许进入小城市,不准进入大城市
H.大力发展城市房地产,满足农民进城居住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对城市的有利影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增强社会活力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2.我国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为保证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提高农民素质,合理控制规模。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一般来说,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形成的功能区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商业的付租能力最高,而形成商业区。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在区域中总是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城市
B.乡村
C.旅游风景区
D.能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经济增长中心。城市活动一部分为城市本身服务,另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以外的地区服务,这是城市的基本活动,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