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合理的旅游规划能够
①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②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③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 ④彻底避免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规划。其内容包括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题。
1.关于该地区过去种粮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2.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水资源短缺
B.水土流失
C.土地退化
D.土壤酸化
E.塬面宽阔土层浅薄质地疏松
F.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G.水资源短缺
H.季风气候显著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该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种粮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正确答案选D。
2.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是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陕西农业种植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陕西农业种植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积极地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C.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矛盾
D.加重东部地区环境污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对东部地区的环境能起改善作用,因为通过西气东输使东部地区减少煤炭的使用,而使清洁能源天然气的比重上升,故能减少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回答1—3题。


1.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
2.图B为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C是指?
[?]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
3.下列关于我国IT产业发展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挥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降低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
B.高层次承接新一轮全球IT产业转移?
C.产业高度集聚,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大?
D.增加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
参考答案:1、C
2、B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是东亚和南亚地区某时期季风示意图,回答题。
1.图中所反映的月份是2.图中①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3.此时,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断裂成块状,是因为该气压带
A.1月
B.3月
C.7月
D.12月
E.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气压差异
F.西风带形成的风向
G.信风带形成的风向
H.热带大气活动中心形成的风向
I.被陆地高压切断
G.被海洋上的低压切断
被海洋上的高压切断
被陆地低压切断
参考答案:1. C
2. A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东亚盛行东南季风,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判断图示反映的季节为北半球夏季,7月。
2.根据图示①位于东亚,直接根据图示读出其风向为东南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若为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则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3.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同纬度的陆地上气温较海洋高,故形成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而使高压保留在海洋上。
考点:本题考查季风环流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直接根据图示的东亚和南亚的季风风向可判断冬夏季节,并掌握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的差异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北半球气压中心分布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