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图8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一森林一村寨一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

1.能维持这一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是
A.江河?B.森林?C.村寨?D.梯田?
2.哈尼族人的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3.在所列的哈尼族文化习俗中,对农业生态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新年祭祀树神?B.长街酒宴庆新年
C.稻田养鱼?D.土司制度
参考答案:
1. B
2. C
3. 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区河流封冻日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A处等值线向高纬凸出,B处等值线与纬线平行,有关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A处海拔高,气温高 ②A处海拔低,气温高 ③B处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④B处受海陆因素影响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2)C、D两处成为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的是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雨量丰富? B.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
C.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D.土壤肥沃,单产高
(3)甲、乙两地最可能的数值是
A.甲为166、乙为136? B.甲为142、乙为158
C.甲这180、乙为130? D.甲为160、乙为142
参考答案:(1)B?(2)B?(3)A
本题解析:此题关键是掌握和运用“高高低低”规律,A处等值线向高纬凸出,说明A处河流封冻日数高于同纬度地区,甲、乙两地是处在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内,也可以利用“高高低低”规律,在较高闭合等值线内则数值则偏高,在较低闭合等值线内则数值则偏低。
(1)根据A处封冻线向北(高值)凸出,可知其封冻期比两侧短,说明其温度较高;B处等值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其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2)解答该题先要定位准确,C为三江平原,D为松嫩平原,再联系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知识解答。
(3)甲乙两处都位于平原地区,由于甲位置偏北,相对的封冻期较长,乙的封冻期较短。但它们在闭合等值线内,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则甲数值大于160,小于180,乙处数值小于140,大于120。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目前,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图17)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

小题1: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指出三大经济圈吸引外资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4分)
小题2:描述江苏省1996年至2009年二、三产业比重变化的特点。(3分)
小题3:近年来,随着南北运力日趋紧张、东北老工业基地亟待振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蓄势崛起,渤海跨海大通道构想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专家论证,渤海跨海通道可采用“南桥北隧”方式,简述这样设计的原因及跨海大桥修建的地理意义。(3分)
参考答案:小题1:处沿海,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产业基础好;市场广阔,对外开放程度高;教育和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的扶持;现代工业发展历史较长,基础设施较完善。(任答四点得4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小题1:2004年前,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2004年之后,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1分);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或第三产业比重与第二产业比重越来越接近)(1分);但第二产业比重始终大于第三产业比重(1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小题1:可以利用沿途岛屿架桥(1分)。缩短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的运距;促进渤海南北两岸的客货交流和经济往来;缓解渤海沿岸南北运力紧张的状况。(答对一点得1分,共2分)
本题解析:(1)分析三大经济圈吸引外资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要从位置、交通、产业基础、科技、产业政策等方面,需注意的是对某一经济圈的优势而其他经济圈没有时一定不要回答。
(2)描述江苏省1996年至2009年二、三产业比重变化的特点要认真阅读产业结构示意图,图中可看出:第二产业2004年前,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2004年之后,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但一直要低于第二产业。
(3)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要考虑沿线的自然条件以及其建设为促进两端及沿线的带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表中人数、GDP、铁路长度为1999年资料,读下表回答问题:
?
| 云南
| 贵州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人口(万人)
| 4192
| 3710
| 3618
| 2543
| 510
|
GDP(亿元)
| 1856
| 912
| 1488
| 932
| 238
|
铁路长度(km)
| 1873
| 1654
| 1941
| 2323
| 1092
|
年降水量(mm)
| 1000~1500
| 1100~1400
| 500~1000
| 30~860
| 20~700
|
面积(万km2)
| 38
| 17
| 19
| 39
| 72
|
小题1: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各省依次是(?)
A.青海、甘肃、陕西、贵州、云南
B.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
C.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
D.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