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可能诱发台东海域海啸爆发 B.西部沿海滑坡泥石流频发 C.引发山区森林大火 D.甘蔗可能遭受涝灾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狂风、强降水、气压下降等气象因素变化,可判断为台风过境。台风的热带气旋,其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辐合运动,A错。甲地位于台风中心东侧,其近地面风向为东南风,B错。气压最低区域,为台风中心,风速小,台风中心可出现天气明朗的现象,D错。由风速最大处作垂线与气压曲线的交点,读该点气压数值,在1000hPa附近,C正确。
【小题2】台风过境时,可诱发风暴潮,不会诱发海啸(由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喷发诱发),A错。台湾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B错。强降水天气下不可能出现森林大火,C错。台湾地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盛产甘蔗,D正确。
考点:台风、台湾岛自然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水汽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图,图中的曲线为饱和曲线,甲、乙、丙和丁的箭头方向分别代表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的途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甲、乙、丙、丁四种途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关于自然现象“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而达到饱和的
A.甲:温度固定时,增加水汽而达到饱和
B.丙: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而达到饱和
C.乙:经升高温度及减少水汽量而达到饱和
D.丁:经升高温度及增加水汽而达到饱和
E.甲
F.乙
G.丙
H.丁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读图能力。图中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水汽含量。根据图中箭头和题意得,甲地通过增加水汽含量达到饱和,乙地通过增加水汽含量和提高气温达到饱和;丙地通过降低温度达到饱和;丁地通过减少水汽含量和降低温度达到饱和。故选C。
2.空气中水汽以液滴形式液化在地面覆盖物体上的液化现象。夜间气温下降,越近地面冷却越快,形成与白天相反的下冷上热的温度分布,当地面温度冷却到使贴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地面物体上开始观察到露滴生 。所以露的形成为降低温度和增加水汽达到饱和。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中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地的年较差约为
A.40°C
B.42°C
C.45°C
D.38°C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区域地形特征正确的是
A.东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山地
B.中部高,四周低
C.中部低,东西两侧高
D.以高原地形为主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一月等温线可知甲地一月气温在-20~-18℃之间,在根据图中7月等温线可知,甲地七月气温在22~24℃之间,则甲地气温年较差为40~44℃之间,故选B。
【小题2】读图可知,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和气温分布可知,该地区地势东部地区地势低,应该为平原地区;西部地区地势高,应该为山地地区。
考点:该题考查等温线及地势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