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①洋流沿岸地区形成大面积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B.②洋流自西向东依次穿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③洋流附近形成热带荒漠景观 D.④洋流属于风海流,是东亚和北美太平洋间最佳航线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过程④是水气输送,雨季越长,该过程持续时间越长;四地中,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鹿特丹雨季最长。所以选择B选项。
小题2:“E、F两地附近全年昼夜等长”说明其位于赤道;若该图为太平洋环流示意图,则该大洋环流为南太平洋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箭头依次表示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①洋流沿岸地区形成大面积常绿阔叶林;②洋流自西向东依次穿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③洋流为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荒漠直逼海岸;最佳航线的选择与航向有关。所以选择C选项。
小题3: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由于热带太平洋海温西暖东冷的结构,造成西太平洋暖池区对流活跃,容易造成夏季台风活动偏多,初夏生成台风和汛期影响我国的台风可能较为活跃,并有利于北上台风的活动。所以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的比率。?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利用率为40 %,而当利用率超过40 %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读下表回答1-2 题。
1.从表中数据,可以直接看出我国?
[?]
A.基本不存在水资源紧缺的现象?
B.海河流域水资源丰富
C.水资源的利用率极不平衡?
D.我国水资源分布东多西少
2.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是因为华北地区?
[?]
A.降水总量少?
B.降水年际变化大
C.水资源浪费严重?
D.水资源需求量大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世界某海域示意图和南半球赤道附近大气、海水运动示意图,完成各题。
【小题1】图海域中
A.①洋流的形成主要是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B.②洋流所经过海区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C.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B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D.④附近的渔场形成与经过的密度流有关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两岸等水温线位置不同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B.图中大气环流左侧近地面气压较高,右侧近地面气压较低
C.图中右侧水温异常降低时,B处沿岸海域鱼类大量死亡
D.图中右侧水温异常升高时,B处降水增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①为南赤道暖流,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故A错误;②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洋流流经地区水文高于周边海水温度,等温线向南突出,故B正确;④为秘鲁寒流,为补偿流,对沿岸地区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在B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暖流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在A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故C、D错误。
【小题2】读图可知,西部为暖流,东部受秘鲁寒流影响水温较低,故A错误;读南半球赤道附近大气流动图可知,大气环流左侧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低于周边地区,故B错误;图中右侧水温异常升高时,为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沿岸海域鱼类大量死亡,水温升高导致沿岸地区增温增湿,降水增加,故C错误D正确。
考点:洋流,大气环流,厄尔尼诺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2000~2009年某市的供水状况统计图(下图)”,据用水结构判断,该市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华北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东北平原
D.云贵高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读图,图示区的地下水供给量为主,地表水占比例小。由此分析,珠江三角洲大气降水丰富,以地表水为主,B错。东北平原是湿润区,地表水较丰富,占比例大,C错。云贵高原位于湿润区,一般不依靠地下水供给,D错。华北平原是半湿润区,降水量较小,工农业用水量大,以地下水供给为主,A对。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与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