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A.12月下旬 B.9月上旬 C.7月中旬 D.3月下旬 |
2、单选题 下图是“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
B、②处地貌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
C、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
D、从③至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沿海向内陆的水平地域的差异
2、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3、综合题 (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主要水利工程分布图
材料二?《史记·货殖列传》中曾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历史记载:唐初以来,关中粮食不足供封建中央政府所需;安史之乱后,关中粮食供给,主要靠江淮及江南地区。
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代一片葱茏。秦岭及其北麓在汉代被人称为“陆海”。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朝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筑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数。其中主要是就近砍伐。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明显减少,航运也不见记载。如今,秦岭北麓的森林已荡然无存。
材料三?从遥远的太空看,沙特的红色沙漠中一片片圆形绿色区域特别显眼,这样的点阵是依靠灌溉而形成的“圈圈农场”(如图所示)。沙特的这些农场一般采用机械化全自动喷灌设备种植草坪、作物等。
(1)我国关中“众渠”与沙特“圈圈农场”的水源分别是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10分)
(2)对比分析我国关中地区农业发展与沙特农场建设的自然条件。(20分)
(3)分析我国唐代以后渭水流量明显减少、航运不见记载的原因。(6分)
4、单选题 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船只出发时,A处是冬季。经过三个月后到达C处,此时C处为2.图中①和②处相比3.航行途中记载的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4.B处为加拉帕戈斯群岛,岛上栖息着企鹅和海豹,原因是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E.①温度高
F.②温度高
G.①②温度一样高
H.①②处温度无法比较
I.水温和气温越来越高
G.接近目的地时遇上热带气旋
有时正午阳光照射时没有影子
过日界线时日期将增加一天
赤道暖流影响
秘鲁寒流影响
南极冰山的影响
南半球“咆哮西风”影响
5、综合题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 
(1)图中甲处水循环类型是 ;E、F 所示区域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 。(3分)
(2)目前人类可以通过 、 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2分)
(3)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对该地区的水循环造成什么影响? (2分)
(4)如果 A 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会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是。(3分)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与地图》.. | |